實時焦點:深銳 | 舊衣服回收后去哪了?

2022-09-15 09:38:51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隨著《廣州市“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印發實施,“無廢城市”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居民小區,人們常能看到各類舊衣回收箱,很多市民穿舊了或不穿的衣服都會通過回收箱收集起來后進行再利用。

那么,我們的舊衣服回收后都去哪里了?它們會被如何再利用?近日,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走訪了有關舊衣物回收企業以及再生利用企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某舊衣回收分揀倉庫。

叉車師傅將舊衣物放入機器進行粉碎。

舊衣物被充分打碎后的成品。

現場:廢舊衣物分揀后被打碎成破布片

9月13日,記者來到番禺區會江村的一家舊衣分揀破碎再生利用企業進行采訪。

只見大貨車送來一扎扎用編織袋包裹的舊衣服,先在廠門口過磅稱重,而后進入分揀中心。這時,廠區內幾位從事分揀的工作人員就會打開這些包裹,對舊衣服進行挑選分揀。他們把一部分可以利用的舊衣服放到車間的一邊,挑剩下的那些無法再利用的舊衣服則放到車間的另一邊。大體上,卡車送來的85%左右的舊衣服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剩下的那些受污染、無法利用的通常只能用作垃圾焚燒發電的燃料。

挑選好的舊衣服,會首先進行破碎處理。只見車間內的一條履帶將這些衣服運送到破碎機口,隨著機器轟鳴,這些舊衣服最后成為了10平方厘米左右大小的破布片;之后,這些碎布片會再經一道機器,將之變為一個個1米見方的布料捆包塊,由叉車堆放在一起,作為生產的成品。

“我們的這些舊衣服都是再生資源企業挑完之后,覺得沒有利用價值的再轉手到我們這里。我們的辦法就是將它們打碎,之后再賣給水泥廠等企業,用作他們的燃料,對企業的節能減排起到一定作用。”這家企業的項目經理向記者介紹,目前,水泥企業對這些布料的需求量相當大。

促循環利用:棉質舊衣物可做再生棉、隔音棉

穗回收運營中心經理譚棣華告訴記者:“如果舊衣服達不到捐贈的要求,但材質、面料還不錯,就可以循環利用。比如,棉質的衣服可以打碎做成再生棉,再生棉較原生棉質量降級,但仍可以用于面料要求不高的勞保產品上,比如棉質手套或棉質布袋等;此外,這些再生棉還可以用作農業的保溫棚、路基墊,還有一些再生棉則可以做成擦機布,專門擦機器。”

他告訴記者,做再生棉,第一步是打碎,后面進一步將棉抽拉成絲。“而今再生棉的利用正在被市場接受,例如一些國際服裝品牌也選擇用再生棉,衣服中會有20%成分是再生棉。原生棉可以拉很長,延展性好,也可以混合其他的一些面料將棉布做得軟一點、硬一點都可以,而再生棉沒那么好的擴展性,在應用時的約束就會比較多。”

譚經理還表示,如今,一些質量比較好的舊牛仔褲、牛仔服還可以做成隔音棉,主要應用于汽車的隔音降噪。“這些舊衣服進回收工廠后,工人首先會把所有的拉鏈、紐扣剪下來、挑出來。然后再按照顏色、面料的不同進行挑選。比如,一部分專挑白色的棉,就把衣服上白色的棉全挑下來,還有專挑牛仔面料的,就把那些面料找出來歸到一起;另外,一些羽絨服里的羽絨也會被抽出來,按照相應的品級賣出去,制成相對便宜的羽絨被、羽絨服等。”他介紹,像再生棉料,他們賣到下游的價格是每噸1000元左右。

“羽絨應該是層級最高的回收品了。”一位長期從事高校學生生活物資回收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每年畢業季都要去好幾所高校清掃宿舍,“收舊貨的阿姨評價她一天收成,就是看有沒有在宿舍找到一兩條羽絨被,一條舊的羽絨被能賣100元。”

而在所有舊衣服面料中,皮革常常是最難處理的。譚經理介紹:“皮革很多是沒辦法用的,連燃料都很難做,因為它燒起來對尾氣處理的技術標準要求很高。皮革處理通常要用更高端的設備,目前比較少回收,皮革的出路往往是無害化處理,比如拉去垃圾焚燒廠,其對尾氣的處理會更加嚴格些。”

舊衣碎片成“香餑餑”:用作替代燃料助節能減排

而今隨著技術進步,以前做不了循環利用的舊衣物也有了新的歸宿。譚經理介紹:“我了解到,舊衣服除皮革外,大部分的材質都可以進行破碎,變成碎片摻到像煤這樣的燃料里,這種燃料替代品而今在很多水泥廠的需求量很高,因為它能夠替代10%~20%的燃煤。”

番禺區某舊衣分揀破碎再生利用企業的項目經理介紹,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石、沙和鐵等,首先需要將石灰石壓碎,之后用特殊設備再次壓碎,最后把它放入料桶之中進行高溫加熱。一般來說溫度要達到1450℃到1600℃之間,之后還要加入其他的輔料,經過化學反應后才能形成水泥。要達到這樣的高溫以往主要依靠燃煤,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因而在煤炭中摻入一定比例的衣服碎片,既不會影響熱值,同時也能降低成本,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采購1噸煤通常要800多元,但采購1噸舊衣服廢料就是三四百元;而且衣服面料燒完之后的殘渣也能成為做水泥的材料,所以很多想降低成本和節能減排的水泥企業非常想采購這些舊衣碎片。”譚經理說。

“目前,水泥企業給我們的需求是一年3萬噸舊衣粉末,但是我們目前都供應不足。”譚經理表示,除廣州外,他們還在武漢、福州等很多城市回收舊衣物。“再生資源的品質原來可能很高,但在反復利用之后往往就只能作為燃料。全國每年的舊衣產生量變化不是非常大,但處理量如今卻增大了很多。過去舊衣處理渠道比較單一,除捐贈和出口外就是當垃圾填埋或焚燒了,現在需求量增大主要是緣于企業的能源替代需求。”

舊衣服也要“無污染”

“一旦臟了難有利用價值”

“舊衣回收和普通廢品回收有差別,在回收處理的整個過程中,舊衣服對污染比較敏感,一旦弄臟了,基本就失去了回收利用的價值。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能收的舊衣物,我們都會去上門預約收。”譚經理表示,“但有些市民還不了解舊衣服的價值,常常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丟到垃圾桶里面,舊衣服一旦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收上來也沒用,最后只能進垃圾焚燒廠發電,因為即使拿去水泥廠做能源替代,其對舊衣服的濕度、雜質都有嚴格要求。”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中提到,中國是全球第一紡織大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50%以上。隨著人均纖維消費量不斷增加,每年產生大量廢舊紡織品。《意見》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回收,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探索一袋式上門回收、畢業季進校園等新型回收模式。培育回收龍頭企業,建立重點聯系企業制度。鼓勵有關行業協會和企業建設廢舊紡織品回收及資源化利用信息化平臺,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公眾參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積極性。

根據《意見》,到2025年,中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將初步建立,循環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生產者和消費者循環利用意識明顯提高,高值化利用途徑不斷擴展,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

譚經理建議,市民首先應當提倡節儉,盡可能讓衣服物盡其用。此外就是要知道舊衣回收的正確途徑。“我們提倡垃圾分類,這在舊衣回收領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服裝在內的很多物品,只有在沒有污染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