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洋網訊 記者近日從廣州市南沙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在長時間降雨等不穩定天氣影響下,南沙區主動采取有力措施,實現夏糧生產豐收,“總產、面積、單產”均呈穩中有增態勢。據統計,全區夏收糧食面積1.37萬畝,同比增長100%,總產量4796噸,同比增長106.1%,畝產352公斤,同比增長3.2%。
糧食作物保險保費補貼提高至90%
記者了解到,為狠抓政策落實,引導穩定糧食生產,南沙實施了《南沙區現代農業增量提質若干措施》,區財政對種糧大戶補貼從300元/畝·造提高至700元/畝·造,并在全市率先將糧食作物保險保費補貼提高至90%,降低自然災害和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進一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引導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努力實現糧食作物保險100%全覆蓋;落實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提高生產力水平,上半年發放購機補貼122萬元,補貼農機具2386臺(套)。
農技“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
此外,南沙還改善生產條件,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歷經十年努力,全區全面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下一步南沙將深化開展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病蟲害監測等耕地地力改造提升創新示范。在重點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全面推廣水稻機耕、機種、機收的同時,南沙還將擴大無人機飛播、飛防等服務。
目前,全區共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6個、拖拉機295臺、聯合收割機42臺。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86.45%,比全市水平高3.59%。全區加強技術指導,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引導農企、農戶選用“19香”“美香占2號”等省市主推優良品種,提高水稻品質和產量;組織農技“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水稻種植管理和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創新探索蟲稻共生、魚稻共生等生態種養新模式試驗,以良種良法良技促進糧食提質增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舒霞、陳薈茜、周卓穎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