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記者今日獲悉,番禺區持續發力,將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轉換成便民利民的有效工具,全力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上線334個事項和31個套餐,可通過PC端、小程序、公眾號等多途徑投入應用,群眾可在不同場景下自主辦理相關業務,構建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
【資料圖】
加強政務服務事項 標準化體系建設
番禺區以服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為目標,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業務人員一窗受理需求、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需求、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按“顆粒度”梳理各類辦事情形,明確審查要點、辦事材料等內容,實現“按圖索驥”,推進審批流程再造。
創新事項標準化編制方法,窮盡事項辦理情形、辦事材料、審查要點等事項要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單個事項的審查要素“顆粒化”后多達1900個,利用“思維導圖”+“顆粒梳理”的方式,實現“按圖索驥”,完成15個部門194個事項的導圖文本及包括不動產繼承、企業注銷聯辦等“一件事”套餐梳理。
強化管理標準化體系建設
番禺區以厘清“前臺綜合受理”與“后臺分類審批”的界限,以及各進駐部門之間實施聯合審查、推進“套餐式”服務涉及的權責為目標,建立政務服務中心業務運行與控制的標準體系和政務服務事項進駐、調整、撤出管理機制。規范綜合窗口與進駐部門、各進駐部門之間的業務行為,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套餐式”服務模式順暢高效運行。實施監督考核與責任追究制,進一步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在前期印發《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法(試行)》等9個標準化制度的基礎上,根據最新的政策要求以及制度實施情況,積極征求各方意見,修訂完善《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法》《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首問、首辦及一次告知管理辦法》等制度,確保各項制度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深化標準化“一體兩用”新格局
番禺區持續深化以事項標準化為基礎、以智能導辦和“政務曉屋”為應用場景的“一體兩用”新格局。完善番禺區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應用系統建設,通過情形交互問答的模式,提供服務事項智能導辦,根據群眾不同辦事情形、合并去除多余材料、給出定制化的精準材料清單,極大方便群眾辦事。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上線334個事項和31個套餐,可通過PC端、小程序、公眾號等多途徑投入應用,群眾可在不同場景下自主辦理相關業務,大幅提升了群眾辦事效率,增強了政務服務能力,群眾隨時隨地可體驗貼心服務。完善“政務曉屋”標準體系建設,立足“政務曉屋”服務新載體,印發關于建設5G+VR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改革方案,出臺番禺區云政務服務大廳管理辦法,制定全國一體化“政務曉屋”共享平臺運行規則、服務公約,構建協同聯動、資源融合、優質高效的云政務服務格局;建立健全部門業務綜合授權的“云首席事務代表”制度,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當場辦理、簡單事項即時辦結。
落實政務服務標準化培訓考核
番禺區落實對政務服務隊伍常態化培訓的工作要求,組織開展政務服務優化提升主題培訓活動,針對政務服務標準化、文明服務禮儀、業務操作等,以情景演練、游戲互動、小組討論、實戰操作等豐富培訓形式,切實提高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推動標準貫徹實施,今年以來已組織相關培訓超5場次;自4月起,分4批共12場次組織開展“云坐席”工作人員輪訓,持續提升綜合“云坐席”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按商事經營、建設工程等服務分區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標準化、業務專業知識考核,培養一專多能綜合受理業務能手,展現新時代政務服務新形象。
推進日常管理標準化精致化精細化
番禺區出臺《廣州市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OSM資源管理標準手冊》《廣州市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OSM資源管理標準手冊》,通過實施管理服務標準化,實現“場所整潔、管理規范、運作有序、服務高效”,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中心OSM現場管理邁上新臺階;制定工作人員舉止行為、儀容儀表、電話咨詢服務、窗口咨詢服務、政務服務文化建設等內部規范,進一步提升與改進辦公秩序、工作規范、服務態度、文明用語等,倡導標準化、規范化的優質文明服務,共創舉止端莊、微笑熱情、真誠高效的良好政務人形象;通過中心前后臺日常業務量和紀律統計、培訓考核、出勤率等工作臺賬,進行數據化管理,助推日常管理標準化、精致化、精細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黎安琦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肖桂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