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彩色電視、手機、平板和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過多地使用電子產品再加上環境惡劣,空氣中懸浮著顆粒物質和化學物,使得人們的視力急劇下降,眼科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造成視力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受到外傷以及感染等,不過大多數視力損傷能完全避免。
傷害視力的因素有哪些?
1、遺傳
兒童視力損傷以及致盲通常是遺傳造成的,包括色素性視網膜炎和屈光不正,還有青光眼等疾病跟家庭遺傳息息相關。
2、受到外傷
兒童活潑好動,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易出現眼部外傷。另外,經常做對抗性運動或是不合適的娛樂項目等,同樣也會增加眼外傷發生幾率。
3、感染
受到細菌、病毒或病原體等微生物感染,可影響眼瞼、角膜以及結膜,嚴重時可破壞視神經以及視網膜。
4、衰老
不少眼部疾病發生跟衰老相關,包括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還有青光眼以及老花眼等,隨著年齡增長,這些眼疾的發病率會隨之升高。
5、營養不良
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腸胃吸收差、過度節食、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等易造成營養不良,使得體內嚴重缺乏維生素A,易造成角膜混濁,從而損害視力。
6、不良的行為習慣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可誘發真性近視眼,除了青光眼外,高度近視已成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長時間玩手機或電腦,缺乏戶外活動,重口味飲食等都會損害視力,除外吸煙或接觸二手煙可誘發老年性黃斑變性。
7、患有慢性病
血糖波動幅度太大或血糖居高不下,可影響眼部神經,使得眼血管微循環發生改變,眼睛得不到足夠營養滋養,從而損害視功能。另外,患有急性傳染病、貧血或心腦血管疾病,還有腎炎、血壓控制不穩定等可導致視網膜血管改變,易誘發眼底出血以及玻璃體積血,最終造成視力下降。
溫馨提示:
科學合理用藥,近距離用眼控制在40分鐘以內,適當地做眼保健操或遠眺,能緩解眼睛疲勞感。每天應有一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可防止近視度數加深。注意不能用手或臟衣服揉搓眼睛,不能和他人共用洗臉盆和毛巾。同時出門時盡量戴上墨鏡,以免受到紫外線損傷。慢性病患者、高度近視、老年人應每6~12個月去醫院檢查一次眼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