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頭條!廣州海關支持保障食品、農產品和中藥材等民生物資穩定供港

2022-06-28 09:37:49    來源:大洋網    

粵港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廣東一直是內地輸港食品(含鮮活農產品)的最大供應地,約占內地供應總量的70%。為服務保障香港市民生活物資供應,廣州海關切實抓住源頭、管住過程、優化服務,構筑起供港食品農產品“生命線”,確保食品農產品供港安全、均衡、應時。

今年1-5月,廣州海關共檢驗監管供港蔬菜1077噸、供港生乳7891噸、供港塘魚2754.1噸、供港活豬16.2萬頭、供港中藥材2.8萬批次。

悉心監管


(資料圖)

打造“安心基地”

6月17日清晨,8輛滿載新鮮蔬菜的冷鏈貨柜車駛出肇慶懷集大西南農產品進出口服務平臺,6個小時后即可到達香港各大市場和商超。負責平臺運營的肇慶全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肇慶懷集縣創辦了4個標準化供港蔬菜基地,每天可供應香港各類蔬菜20余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高水平打造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提升農副產品檢驗檢測能力,是打造集散基地重要一環。2020年4月,懷集縣和廣州海關所屬肇慶海關簽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肇慶海關發揮其在執法、監管、技術、人才、標準、品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致力于與懷集縣共同打造農副產品檢測監管平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建設和肇慶、云浮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打造蔬菜產業園加工物流及出口服務平臺。

為保障供港蔬菜質量安全,廣州海關還對供港澳基地蔬菜取樣進行重金屬、農藥殘留等項目檢測,指導企業規范用藥,監督企業規范落實溯源管理和自檢自控制度,保障香港同胞“菜籃子”安全穩定供應。

精心保障

通關“保質保鮮”

6月14日早6時,在順德海心沙水產養殖場里,工人們正忙著把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塘魚撈起來,篩選裝車。經廣州海關檢疫合格后,這些塘魚當天即可到達香港市場。

“2005年成立之初,公司每天約有15噸鮮活水產品供給香港,現在增長到每天45噸,占據香港市場40%的份額,這其中離不開海關等部門的指導。”生生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報關部經理梁楚瑩介紹。

為保障塘魚等鮮活產品有效供給香港,廣州海關堅持“從源頭抓質量”,對供港澳塘魚注冊場統一進行注冊考核管理,對供港澳塘魚注冊場的投苗、投料、用藥、生產管理、防疫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管。同時,為供港塘魚等鮮活產品開設“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行優先接單、優先查驗、快速驗放,確保供港鮮活產品“零等待”通關。

河源是供港活豬的主要養殖基地之一,2021年供港活豬6457批23.3萬頭,占內地供港活豬總數的30%。廣州海關堅持將供港活豬監管工作貫穿于從生豬養殖到發運監裝全過程,按季度定期實施國門生物安全監測、食用陸生動物安全風險監測,發運前再次抽檢;提前跟進供港澳活豬出欄計劃,簡化優化供港澳活豬申報驗放業務流程,全年無休對供港活豬實行即報即檢,最大限度保障供港活豬的快捷通關。

暖心服務

滿足“多元需求”

6月21日,在佛山市晉昇貿易有限公司倉庫內,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禪城辦事處關員陶俊睿手里正拿著放大鏡,仔細檢查小茴香等出口中藥材是否存在害蟲,確保供港中藥材質量安全。

香港回歸以來,隨著內地與香港在中醫文化上交流越來越多,“藥食兩用”“標本兼治”的中藥逐漸被越來越多香港消費者接受,廣州海關關區供港茯苓、黃芪、金銀花、魚腥草等多種中藥材及制品持續穩定增長。

“佛山出口香港中藥材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我們剛好從1997年左右開始做供港中藥材貿易,一直做到現在。”佛山市晉昇貿易有限公司經理劉智勇表示,“海關多次送政策上門,引導我們規范經營,快速辦理通關手續,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今年前5月出口中藥材達752批,比去年同期增長18%。”

為保障中藥材穩定供港,廣州海關成立中藥材出口服務保障小組,指引供港中藥材出口企業運用“互聯網+海關”實現遠程申報,推廣應用電話辦、網上辦等“不見面”方式,開通“8小時外”預約辦理綠色通道,做到對供港中藥材申報“隨報隨辦”;并幫助企業加強收集香港中藥材市場動態信息,引導、督促企業建立和健全質量安全自檢自控體系和產品溯源體系,促進供港中藥材整體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升。

文/林琳、關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