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糖尿病怎么治?試試中西醫結合治療

2022-05-31 12:17:30    來源:大河健康報    

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但令醫生頭疼不已、患者驚慌的脆性糖尿病,恐怕很多“糖友”還不了解。什么是脆性糖尿病?它有哪些臨床表現?該如何治療呢?

□記者吳文可通訊員趙云

低血糖昏迷入院確診脆性糖尿病

前不久,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收治了一個因低血糖昏迷的“糖友”。

該患者患糖尿病已10余年,此前每天早晚兩次實施餐前預混的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尚可。然而,近半年來,患者的血糖變得越來越難控制,總是忽高忽低,患者每天都提心吊膽,睡覺也睡不好。

入院前一天的晚上,患者過生日,比平時稍微多吃了點東西,第二天的空腹血糖達到16.2mmol/L,患者便自行在早餐前多加了4U的胰島素,接著就出現了低血糖昏迷。經入院檢查,確診為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血糖難控制

“脆性”往往是易碎的,“脆性糖尿病”是指病情極不穩定、血糖波動范圍大且難以控制的糖尿病,又稱為“不穩定型糖尿病”,多是1型糖尿病或時間較長胰島素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

患者通常體型消瘦,胰島功能衰竭或伴有胰島功能抵抗。患者血糖極不穩定,即便在飲食量、運動量和胰島素劑量恒定不變的情況下,血糖也會出現明顯波動,特別容易發生低血糖、酮癥酸中毒且低血糖發作不能預期。患者對胰島素注射劑量的調節也十分敏感,當血糖升高時,稍微增加胰島素注射劑量就發生低血糖;而當血糖下降時,稍稍減少胰島素劑量,血糖又明顯升高。

除了常規糖尿病的危害之外,脆性糖尿病對患者還有以下危害:

由于血糖難以控制,波動較大,容易使病人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反復無癥狀性低血糖的發生,會損害大腦的認知功能,出現低血糖昏迷,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甚至會導致死亡。

長期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發生,患者心血管和神經系統慢性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會顯著升高。

脆性糖尿病試試中西醫結合治療

脆性糖尿病低血糖發生頻繁、血糖波動較大,應積極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在西醫治療方面,有條件的患者盡量使用胰島素泵治療,其次可采用“三短一長”治療(三短是短效胰島素,即三餐前給三次短效胰島素;一長指長效胰島素,即睡前打長效胰島素)。上述治療方案若患者均不愿執行,可予預混胰島素,調整胰島素劑量時應小劑量開始,必要時可考慮加用口服降糖藥。

脆性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的范疇,臨床上以虛癥居多,可謂“無虛不脆”,臨床辨證多認為是脾失健運、氣血虧虛、氣虛下陷,久則損及陰陽,致陰陽兩虛。

中醫臨床治療多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加減,損及陰陽者以溫陽、通陽為主,根據此病機,可配合給予針刺、全息耳穴療法、艾灸、中藥貼敷等中醫適宜技術治療。

脆性糖尿病患者還要注意盡量減少低血糖的發生,患者血糖控制標準不宜太嚴,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1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在13mmol/l~14mmol/l。建議多次檢測血糖,特別是夜間血糖,避免夜間出現無癥狀低血糖。注意不能因為血糖波動而過度節食,應保證機體的營養供給。還可以隨身攜帶餅干、糖塊,預防低血糖發生。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