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新寵”!長沙預制菜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022-05-31 09:47:02    來源:長沙晚報    

最近,消費者黃禹辰的餐桌上頻繁出現各地特色菜,其中不乏制作過程復雜、制作時間長的大菜:如醉蟹、四喜丸子、花膠雞……這都來自他在網購時打開的“新世界的大門”——預制菜。

5月18日,長沙低溫預制食品企業本味鮮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寶尊電商旗下創投基金寶銳資本領投,小紅書跟投。品牌方表示,此輪融資將繼續用于研發與供應鏈的建設。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規模超過3400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依然會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到2023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消費者熱衷于下單,各路資本紛紛布局,成為人們餐桌上“新寵”的預制菜,真有這么香嗎?記者進行了走訪。

消費體驗

已經調好味,回家用微波爐或下鍋加熱就能吃

一條半成品的烤魚放在托盤上,顧客只需抽出托盤放在微波爐或鍋內加熱10分鐘,即可直接食用。

在盒馬鮮生河西王府井店,預制菜已經占據越來越多的貨架。“平時還要挑選新鮮魚類、處理魚鱗和內臟、調味烤制,現在將預制的風味烤魚買回去,再煮點米飯就能解決一頓飯了。”店員一邊推銷一邊告訴記者,“都是已經調好味的,回去直接用微波爐或下鍋加熱就能吃。”

記者看到,近十個冰柜分區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預制菜品:小龍蝦、鹽焗雞、豉油雞、酸菜魚、紅燒肉、糖醋排骨應有盡有。若按烹飪方式劃分,在售的預制菜品種有火鍋類、蒸菜、燉菜、烤肉類等。僅火鍋品種就包含豬肚雞、椰子雞、酸菜魚火鍋等。

黃禹辰是一家軟件公司的員工,忙碌的工作讓他無暇做飯。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他以前總點外賣解決三餐問題,可是在去年一次體檢后,他開始改變。“好多和我同齡的人都有脂肪肝了,我也接近正常值上限,不知道是不是常吃外賣造成的。”

對黃禹辰而言,預制菜是目前能夠部分替代外賣的最佳選擇。“現在買預制菜自己做,吃得健康,價格又實惠。”在盒馬、美團這樣的APP里,“預制菜”欄目下的商品總是能夠吸引他加購物車的欲望。他買得比較多的品類是半成品菜,包括各個品牌的雞胸肉、中式小炒。“料包我可以少放一點,油鹽攝入也都能控制。”

位于北辰的一家網紅店鋪“福來食集”,涵蓋了各類半成品食材、預制菜。“有一次買了醉蟹,因為步驟太復雜、耗材又多,從備料到成品至少要花四五個小時,因此我寧愿花錢買預制菜。”正在福來食集選購的沈琪告訴記者,嘗試過一次簡單又快手的美味大餐后,她又陸續購買了松鼠鱖魚、四喜丸子、咖喱雞丁……“為我節省太多時間了。”

資本下注

產品向更多場景滲透,市場規模加速擴張

5月18日,長沙低溫預制食品企業本味鮮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寶尊電商旗下創投基金寶銳資本領投,小紅書跟投。

創立于2019年的本位鮮物系中國新一代低溫預制食品品牌,產品主要面向年輕用戶與家庭,以無添加的低溫肉制品腸類為主,包括凍品腸、原切培根、火腿片等。2021年,企業年銷量已突破1億元,其中黑豬肉原味烤腸單品月銷量已超過5萬盒。

本味鮮物創始人肖欣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已經在嘗試向更多場景滲透,發布了包括文火東坡肉、火腿老鴨煲、雙椒鹵肥腸等預制菜產品,將通過季節性食材切入家庭正餐。

“我們就是把市民買菜、摘菜、初加工、各種作料搭配這些環節,交給了中央廚房工廠,實行工業化生產。”在老牌餐飲店“西北莜面村”,店員表示,店內推出了口號為“地道名菜、加熱就吃”的到家功夫菜,消費者可隨時購買,回家輕松嘗味。

一位70后告訴記者,不僅年輕人和“宅一代”對預制菜的接受程度高,一部分60后、70后在宴客的時候也開始去購買一些預制菜產品了。“可以在家里享受飯店的味道,何樂而不為呢?”

毋庸置疑的是,伴隨著各路資本的布局,預制菜的發展或許才剛剛開始。

技術創新

中央廚房批量生產,標準統一味道有保障

小小一盒預制菜,當中涉及到原材料、生產、加工、儲藏、物流、銷售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機遇大于挑戰。

華天酒店子公司湖南華天湘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譚國華向記者介紹,目前他所在酒店推出的預制菜有兩種:一種是工廠化生產的、一種是酒店自己純手工制作的。

“疫情之前以工廠化生產的一些預制菜為主,酒店研發中心把配方做出來,送到專業的生產廠家去制作。疫情之后,酒店餐飲自制變得很受歡迎。后者在銷售的形式上有兩種,一種是客人提前預訂某一天的家宴,廚師當天就把菜炒好送到家;另一種就是特色菜產品,比如一份份獨立的梅菜扣肉、脆皮鴨、佛跳墻等。”譚國華表示,不是所有菜都適合做預制菜,至少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下,蔬菜尤其是葉子菜、需要精雕細琢的菜都很難實現預制。

對于預制菜的走紅,譚國華認為消費需求是驅動力。“以前客人過年是一大家子來店里吃,現在有些人就訂一桌預制的家宴。”他說,預制菜的迅速發展也離不開設備的創新以及工廠化生產水平的提升。“以前做預制菜沒有這個條件,生產商也都是一些小作坊,食品安全方面達不了標,而且菜品拿到家還原度很差,吃起來和現場制作肯定不是一個味道。現在再來嘗嘗,其實已經難以吃出差別了。”

在控成本方面,預制菜的發展對于飯店經營者來說也有好處。“現場制作的人力成本很高,若放到中央廚房批量生產,實現原材料集中采購,省去中間商,成本就降下來了。此外,預制菜能夠做到標準統一,不會出現廚師心情不好,炒出來味道就不行的情況。”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