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野生蘑菇生長旺盛期,慎防誤采誤食中毒!

2022-04-22 18:41:28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近段時間,番禺持續高溫、降水充沛,正是野生蘑菇生長的“黃金時期”,公園花壇、路邊草地,都能見到不少瘋長的野生蘑菇。對于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番禺區中醫院醫生提醒,由于鑒別毒蘑菇并不容易,建議市民不要輕易采摘不認識的蘑菇,更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而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以免中毒。

誤食野蘑菇中毒,幸虧送醫救治及時

近日,李女士在路邊采集了一些野生蘑菇,當晚便做了青椒蘑菇炒肉,夫妻倆吃了不少。飯后一小時,夫妻倆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被家人緊急送到番禺區中醫院急診科救治。經過催吐、補液、嚴密觀察等一系列處理后,夫妻倆癥狀有所減輕。后經抽血、凝血檢查后,顯示肝腎功能正常,夫妻倆病情才算真的穩定下來。

這次,李女士夫婦是搶救及時,才沒有釀成悲劇。“我以為野生蘑菇顏色鮮艷才是有毒的,沒想到普通顏色的野生蘑菇也會有毒。”據了解,當時李女士夫婦覺得路邊的野生蘑菇和平時在市場買回來的普通食用蘑菇非常相似,因此誤以為是可食用。

番禺區中醫院急診科醫生陳冠姿介紹,部分市民從網上看到各種鑒別野生蘑菇的“經驗”后總想著試試,然而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特定經驗和方法來識別不同地方復雜多樣的野生蘑菇卻是造成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其實,毒蘑菇的辨別特征并不絕對,和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識,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在野外混雜環境中極難鑒別,不少民間流傳經驗是有誤的。

毒蘑菇毒性非常強,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陳醫生提醒,網上傳言吃了毒蘑菇會出現幻覺,能看見小人跳舞,甚至有網友說想體驗一下中毒幻覺。但其實這只是中毒的其中一種表現,然而蘑菇中毒的真實表現卻是比網友想象的更復雜和痛苦,后果也十分嚴重。

據介紹,毒蘑菇毒性非常強,中毒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只是按中毒的癥狀就可以分為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胃腸炎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及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大部分人誤食后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胃腸炎癥狀,視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精神癥狀,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傷等癥狀,個別劇毒蘑菇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醫生提醒:勿采勿食勿買野生蘑菇

陳醫生提醒,生命重于泰山,一時貪吃,誤食毒蘑菇,導致危及生命健康實在不值得。為預防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建議市民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在路邊攤販處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目前,對毒蘑菇等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后出現疑似中毒癥狀,應盡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后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就診時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以備進一步明確診斷。

另外,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陳醫生介紹,部分病人經治療后,急性胃腸炎癥狀會逐步緩解甚至消失,給人以病愈的假象,但其實此時毒素正在通過血液進入肝臟等內臟器官,侵害實質臟器,然后會在1-2天后病情迅速惡化,累及肝、腎、心、腦等臟器,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因此,在中毒初期癥狀緩解時,仍需留在醫院積極配合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陳冠姿 潘曉均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