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準“專精特新”企業注意了,這幾項工作開始啦!

2022-04-04 12:36:30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準“專精特新”企業看過來,進入4月,一系列政策紅利公布。4月3日,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獲悉,《開展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測摸查工作的通知》已經公布,廣州市工信局將在釘釘廣州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開展今年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自測摸查工作。同時,釘釘青藤計劃正式啟動,4月1日起,新入駐釘釘廣州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的服務商伙伴,將分享總數2億元的專屬權益。

專精特新企業自測摸查工作開展

據悉,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發布開展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測摸查工作的通知。市工信局介紹,會同工信部電子五所,在釘釘廣州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開發了“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自測”應用程序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測”應用程序。

兩個自測應用程序依據2021年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通知編寫,市工信局邀請各區局跟進區內企業開展自測。各區須運用好自測程序,充分摸查本區中小企業(重點是除大型企業以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申報意向和符合性,盡早建立起本區專精特新后備企業庫,為下一步做好今年的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工作打好基礎。

這僅僅是企業享受數字化紅利的一個側面。今年3月3日,廣東省發布《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大力推動“小升規”、推動中小企業體系化生態化數字化轉型等措施。在2022釘釘發布會“科技向實”論壇上,釘釘總裁葉軍表示,青藤計劃正式啟動,4月1日起給新入駐平臺的服務商伙伴提供2億元專屬權益。

中國數字用戶規模超過10億人

葉軍認為,數字化幫助企業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這是時代的進步。數字化從來不是少數人的權利,而是千行百業共同進步的產物,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家企業都應該享受到數字化的紅利。從組織數字化到業務數字化,是進步,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起步,從組織間的協同開始。組織因數字化更敏捷,管理更高效,當企業數字化深入到核心業務環節,讓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充分流動,數據同頻為千行百業降本增效。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介紹,中國的數字經濟在2000年的時候只有幾萬億元的規模,到2021年末達到42萬億元左右,數字用戶的規模超過10億人。尤其是過去三年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數字經濟加快了發展。李迅雷認為,數字經濟發展的當下,企業數字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但企業服務領域仍是一片藍海,它推動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對企業的全面賦能;反之,數字化和智能化也成為企業服務的新引擎。從2010年至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落地,使得企業服務行業的底層技術不斷更迭,企業服務的產品更加豐富和實用。

“技術的迭代,一方面造成數字經濟具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優勢,但另外一方面也讓這種市場態勢只能維持更短的時間。”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提到,構造一個數字經濟巨大的生態,幾乎是所有的數字經濟,特別是數字經濟平臺所面臨的問題。因為,技術的迭代會讓數字平臺很快走向自己的天花板,“如果我們從原有的所謂贏者通吃、包攬所有業務領域的理念,轉向能夠跟其他垂直領域形成互補關系,構造一個生態共同體的理念,數字經濟及其服務平臺才有更好的未來。”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幸、黃慶 通訊員:徐祥達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