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無接觸即可核酸采樣 核驗健康碼不用掏手機

2022-04-03 12:41:16    來源:大洋網    

二級防護病毒快速清除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大洋網訊 昨日,新形勢下新冠疫情科技防控專項工作會議在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介紹及展示廣州市防疫科技創新成果。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強化科技抗疫、精準防控的能力,與相關行業共建科技研發團隊,深入分析病毒傳播和感染發生的主要風險點,共同研發“二級防護病毒快速清除倉”“多功能無接觸采樣消毒隔離門”“數字化六面物品消毒機”“疫情防控人員路徑管理系統”“無感查碼通行設備”等多項科技成果,力求通過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優化設施設備,強化消毒監管,最大程度降低防控重點場所、重點行業、重點環節病毒傳播的風險。

二級防護病毒快速清除艙:摘脫防護服前照射10秒即可消毒

目前,在醫院、隔離場所、機場港口等疫情防控重點場所,許多從業人員每天穿著二級防護裝備開展工作。在結束工作后,二級防護的表面可能會被病毒污染,而防護的摘脫有13道程序,操作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沾到防護表面的病毒,給疫情防控帶來風險。

為此,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計了“二級防護病毒快速清除艙”,重塑二級防護摘脫流程,將病毒清除的過程前置。記者在現場看見,身著二級防護的工作人員佩戴100%防紫外線的專利面屏,使用二維碼掃碼開門的方式進入消毒艙,這一設計也避免了未穿二級防護的人員誤開門,保證了人員的安全。而裝置玻璃門也采用防紫外線透過的設計,做到紫外線零泄露,使用過程不產生臭氧。在消毒艙內,掃碼啟動設備,分布在不同角度的LED紫外線燈組對二級防護裝備表面進行全覆蓋消毒,包括指縫、腋窩、腳底等死角部位,研究顯示,經過10秒照射,可消滅99%的病毒,大大降低脫卸過程的感染風險。

在集中隔離場所內,測體溫、核酸采樣、送餐、收垃圾等每一次常規的開門關門,都可能造成房間內病毒向外傳播的風險。而無接觸采樣消毒“門式”工作臺,可以實現人員隔離期間內無需打開房門、工作人員在完全物理隔斷的情況下無接觸地進行上述操作。門上的物品傳遞艙內設有LED紫外線燈組,對包括空氣在內的傳遞到門外的物品、包括流出的空氣進行10秒消毒。門上設置了對講系統、自動測溫裝置、開門報警等模塊,有利于對隔離人員的管理,隱私按鈕可以一鍵切換玻璃狀態,保護隔離人員隱私。

數字化六面物品消毒機:消毒效果可量化、監測、追蹤

目前物流行業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防控、消殺流程措施,然而對于消毒效果尚缺乏一目了然的評估、記錄及追溯手段。針對這一痛點,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發了數字化六面物品消毒機,實現消毒效果可量化、可監測、可追蹤。當包裹進入消毒機后,紫外光燈組對包裹的上、下、左、右、前、后六面進行均勻照射,每一束光的位置、時間、強度,都實現數字化精準監測并自動上報后臺云空間,并可直接計算消殺率,保障每一個物品的6面都100%有效消毒。最后,機器會給包裹外包裝打印二維碼,掃碼即可追溯包裹的消毒效果等數據。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研發了無感查碼通行設備,適用于衛生醫療機構、寫字樓、學校等場所,進入者在通過門禁的同時,設備即可自動識別人臉、核驗健康碼及行程卡,提高健康碼的掃碼率和核驗速度,高掃碼率有助于疫情流調溯源工作,全面掌握風險人員前往過的公共場所的信息,提升防控工作效率。

疫情防控人員路徑管理系統由載體、基站和管理平臺構成,卡片標簽等載體具有精準識別位置功能、近距離警報功能、自動識別出入功能,適用于大型會議、展會等場景,可以實現參展參會人員身份、室內定位、健康等多信息交互的“一人一碼一標簽”一體化管理;一旦參展參會人員中發生涉疫事件,可使用該系統定位人員在展會上的軌跡,排查密接人員的工作將提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疾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