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部分周邊民宿迎來一波預訂的小熱潮。
大洋網訊 又是一年清明時。廣州在清明假期推出豐富的文旅活動,為人們的踏青活動提供了動靜皆宜的選擇,無論是在鄉間田園里體驗春耕,感受古耕文化,還是在文化氣氛濃郁的高品質鄉間民宿與精品酒店度個安靜假期,皆心曠神怡,幸福滿溢。“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春日里,花城廣州芳香馥郁,百花盛開,開啟一場愉悅身心的踏青游,不負好春光。
郊游踏青成假期周邊游主題
清明踏青,傳統不輟。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有著悠久的歷史。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這兩大清明節禮俗也傳承下來。今年,雖然省內多地暫停現場祭掃,但人們依然可以用“云祭掃”的方式寄托哀思。
文史研究者陳忠烈教授表示,清明節的主題是拜祭先人,在廣東叫“拜山”。廣東人談及清明,都會說“幾時去拜山”或者“幾時去行山”,人們在“拜山”“行山”之余也會去爬爬山、看看風景,并以此作為余興活動,即有北方語言表達中“踏青”的意思。“現在不少廣東的年輕人說起去‘行山’,就純粹指的是郊游遠足了,再加上清明節有三天假期,所以人們會利用這個假期去‘行山’。”陳忠烈教授說。
時下,廣州已是春花處處,勝日尋芳自是賞心樂事。在踏青、賞花之余,還能品春茶、體驗春季舌尖的時令美味。關于清明節,廣州人王女士至今仍保留著一份獨特的回憶。“小時候每到清明節,家里人都會相約‘行正清’,即在清明節當天去‘拜山’,之后家人們會找一處山水優美的地方順便賞花郊游,大人們聊天敘舊,孩子們則放風箏、奔走于田野山間。”王女士回憶道。如今,清明假期郊游踏青也成了王女士一家雷打不動的親子活動,這個小長假,她打算帶孩子去從化流溪河森林公園走走,在公園草坪上放放風箏。
根據多家在線旅游預訂平臺發布的清明小長假出游趨勢報告,郊游踏青成為假期里周邊游的主題,同程旅行的清明小長假出游趨勢報告顯示,廣州位居本地周邊游熱門城市榜單第一位。假期玩法日趨多樣性和個性化,踏青賞花、自駕、露營選擇豐富。家庭游客成為清明假期周邊游的主打客群。
春耕忙 躬身勞作樂在心間
清明假期,廣州傳統的春耕活動紛紛開鑼,廣州周邊的鄉村田園、農場牧場里,這些傳統的春耕農事活動也變成了一種可親近的郊游體驗,“春耕節”“勞作節”紛紛登場,邀請人們用躬身勞作的動感方式體驗犁田插秧,大人孩子興致勃勃地參與進來,其樂融融。
小朋友參與農場插秧等農事體驗。
進入春日,增城區幸福田園犇牛牧場里呈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春耕景象,草地間牛羊遍地,拖拉機轟鳴著打水田,燕子繞著水田飛翔,秧苗泛著新綠。田地里,大人和孩子可卷起袖子、拉起褲管,體驗平地、拉格子、脫秧苗、插秧等系列春耕節農事活動,孩子通過勞動實踐,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在另一邊的番薯地里,孩子們可拿著小鋤頭挖番薯,不斷發現地里的“寶藏”。對城市孩子來說,赤腳在鄉間撒歡是最為難得的體驗。在七溪地里,孩子們可脫掉鞋襪,勇敢地將雙腳踩進濕軟的泥漿中,學習如何把水稻秧苗插得又直又均勻,雖然過程并不容易,但勞動的成就感卻是滿滿的。
春耕農事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
許多古老的春耕習俗也被挖掘、重現,在廣州的鄉村田園里、田間地頭上,“復原”出一幅幅欣欣向榮的春耕圖,為人們打開了親近傳統農事文化的窗口。今年清明節期間,廣州的農場牧場、鄉村田園景區將春耕農事場景展現了出來——舞春牛的習俗寄望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打春堂的習俗是用幾根扁擔、幾張凳子打出帶著春天的旋律。在農場里,游客們現場潑起了春泥,大家走進水田,用葫蘆勺子舀起稻田泥,互相潑水潑泥,寓意潑掉懶惰,換來勤快,珍惜春耕的大好時光。
尋清凈一隅 民宿迎來小熱潮
清明假期開啟前一周,廣州部分周邊民宿、精品酒店等迎來了一波預訂的小熱潮。
市民唐先生平日里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家人孩子,這個假期他準備關閉工作電話,把時間留給家人和孩子。“平日里很多時候當我回到家,孩子都已經睡了。假期里我們會帶著兩個孩子去增城住兩天民宿,體驗鄉村生活。”途家民宿提供的數據顯示,廣州成為假期里國內周邊民宿預訂量第三位的城市,高性價比、互動活動豐富、周邊游資源多樣等因素,不斷增加鄉村特色住宿的吸引力。此外,包一棟帶溫泉的別墅與家人朋友一同入住的玩法也成為假期亮點,私家別墅小院既有私密性,平攤下來每間房的支出比單獨預訂酒店客房更便宜,通常這類獨棟別墅民宿還帶有廚房、院子等生活設施,有的還配有KTV、游戲室等,適合親子出行。
為了讓人們在體驗中感悟傳統,廣州部分民宿和精品酒店結合當地傳統習俗,呈現了地道的清明民俗傳統,摘果、做艾糍、自制風箏、木工手工課等活動充滿節日氣息。在廣州紅棉三星精品民宿吾鄉石屋,游客除了可采摘桑葚、枇杷之外,還能用民宿提供的畫筆等工具制作風箏,體驗清明放風箏的習俗。還有民宿還引入木工手作、非遺體驗等項目體驗,工匠手把手教做手工。
有的民宿引入木工手作。
線上與線下:230余項文旅活動豐富假期生活
清明假期期間,廣州共計推出230多項線上線下文旅活動,豐富市民游客的假期生活。荔灣區第十二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活動——三月三上巳節系列文化活動將西關文化與三月三上巳節結合,巡游踏青、長約宴等文化活動升上“云端”。增城區以踏青尋美為主題,向群眾征集增城題材攝影作品。番禺寶墨園推出“踏春賞花開幸運盲盒”。珠江琶醍舉辦“琶醍萌趣喵星街”主題活動。廣州南沙濕地景區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活動也將繼續舉行。
承襲老傳統,中國節更添文化味。廣州藝術博物院圍繞清明寒食等傳統知識,開展定格動畫制作線上課程,廣州市文化館開設國學講堂經典講座,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通過新花城客戶端線上直播,開啟未成年人閱讀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海珠區圖書館線上舉辦“輕風雨茫茫·追遠情意長”清明節主題在線知識競賽活動,普及推廣傳統文化知識,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
文藝演出好戲連臺。廣州粵劇院精選了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系列的部分精彩片段,如《山鄉風云》《刑場上的婚禮》《沙家浜》《初心》等紅色題材粵劇片段,開展清明假期線上展演。原創現代舞劇場作品《元·22》、烏鎮戲劇節高口碑新作話劇《霹靂》、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等精品演藝演出也將在廣州大劇院精彩上演。
清明小長假里,全市各烈士陵園、歷史紀念館等還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開展祭掃紀念活動。烈士陵園正常開放,市民可通過相關平臺提前實名預約登記,實行分時分段祭掃。今年,市民游客可關注“辛亥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點擊“辛亥·約”服務欄,選擇“走讀祭掃”,進行云上追思。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推出清明“云祭掃”H5,通過“云”獻花、網上留言等方式表達緬懷之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薇薇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