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河長的宣傳帶動作用,提供更多愛河護河的課外實踐途徑,提高青少年愛水治水的主人翁意識,近日,廣州市河長辦、海珠區河長辦、華洲街道辦聯合組織土華小學五年級學生在石榴崗河舉辦了“小河長‘開學第一課’——巡河志愿服務活動”。20多名“河小青”在石榴崗河畔學習巡河知識,培養治水護水意識,上好河涌邊上的“開學第一課”。
小河長實地巡河
春風和煦,魚躍碧波,小河長們早早來到了石榴崗河集合。活動在“河涌知多D”環節中拉開序幕,海珠區河長辦工作人員首先向小河長介紹了石榴崗河概況和治理情況,并以“望、聞、問、切”的方式對如何巡河進行了生動講解,為小河長開展巡河實踐打下知識基礎。
在“河涌水實驗”環節中,小河長在海珠區河長辦工作人員手把手地指導下,分組使用水質測試工具,從河涌里打上水,親手測試了河水的氨氮情況。“水質沒有問題!”經過規范操作、仔細比對,各組小河長驚喜地發現,試紙的顏色穩定在0-0.5的色值中間,水質是Ⅲ類水標準。
隨后,小河長在區河長辦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小手拉大手,一起進行實地巡河。以石榴崗舊水閘為起點,沿著石榴崗河華泰橫路段,小河長一邊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細心觀察河面及沿岸衛生情況,一邊聽工作人員講解石榴崗河水閘在調水補水和防洪排澇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并好奇踴躍提問,現場氛圍活躍。
巡河過程中,小河長們還當起治水宣傳員,與大河長們一起以發放宣傳冊的方式向沿線居民群眾普及河長制工作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自覺遵守河湖管理有關規定,帶頭抵制和糾正破壞河道環境的行為,做節水、愛水、護水的踐行者和倡導者。
活動最后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廣州市河長辦、海珠區河長辦向土華小學捐贈了一批“共筑清水夢”“共筑海綿夢”等河長制圖解科普書籍,讓愛河護河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靈上發芽生根,從而推動小手拉大手,大手牽家庭,家庭帶動社會,營造濃厚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圍。
海珠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近年來,海珠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和2021年東朗和獵德斷面連續兩年平均水質分別達到Ⅲ類、Ⅳ類水標準,15條重點河涌保持“長制久清”,74條內河涌Ⅴ類及以上水質比例保持在97%以上,建成人水和諧碧道67.3公里,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治水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僅2021年,全區累計開展各類愛水護水志愿活動140場,輻射帶動4000多人參與節水護水行動。區內由青少年組成的“河小青”志愿者隊伍成員擴展到2792人,成為深入宣傳和踐行河長制工作的重要力量,工作成效得到了群眾的充分認可。2020年以來,海珠區河長辦多次組織轄區“河小青”協助省河長辦、團省委到黃埔涌、大干圍涌等河湖拍攝“河小青”志愿者宣傳片和賀新年紀錄片。
治水非一朝之功,“江河安瀾、秀水長清、造福人民”的美麗河湖需要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海珠區河長辦表示,將堅持“開門治水”,以大手帶小手的形式做好治水精神和使命的傳承,不斷營造“愛河護河,從我做起”的良好社會氛圍,凝聚更廣泛的力量,讓水清岸綠成為海珠區最持久亮麗的本底色彩。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趙雪峰、海水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