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小伙偷買火車票獨自離家33年!義工組織熱心幫他找家

2022-03-07 09:56:10    來源: 楚天都市報    

33年前,內蒙古赤峰市19歲的聾啞人郝云看著兄弟姊妹都已工作,而自己卻在家無所事事,于是偷偷買了車票外出闖蕩。

由于從小聾啞,且不識字,在異鄉多處漂泊的他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但他沒有一刻不思念家鄉,無數次在紙上描繪著家鄉的圖景,紅磚瓦房、玉米地、大樹、鍋爐房、高煙囪等場景不斷出現在他夢中。

今年3月初,在上海義工組織幫助下,郝云的哥哥到上海找到了他。哥哥用力拍著弟弟肩膀,摟住弟弟脖子,哽咽道:“33年了!”

3月4日凌晨,52歲的郝云被家人接回闊別33年的赤峰老家,當初19歲的青蔥少年,如今已是一頭白發。家人們說,再也不會讓他離開了。

偷買火車票獨自離家

“得知叔叔的確切消息時,家人們恨不得一步從赤峰跨到上海。”郝云的侄女郝曉櫻說,奶奶患有阿茲海默病,前幾年一直和人念叨,小兒子要回來了。這次真的得知叔叔要回來了,奶奶既高興又難受,天天在家哭。

郝曉櫻介紹,父親兄弟姊妹四個,叔叔最小。這次去上海接叔叔回家,她家和兩個姑姑家都派了代表。父親看到叔叔的第一眼,上前抱著肩膀用力拍打,兩人比劃著33年的數字相擁而泣。“當時我也哭了。”郝曉櫻說,父親用力拍著叔叔,既是哥哥對弟弟的疼愛,也有思念和埋怨之情。

郝曉櫻說,叔叔雖然聾啞,但個性要強,不吃閑飯,總是幫著干農活。她聽父親講述,兄弟倆相差兩歲,形影不離。后來她父親上班了,將工資交給家里時,叔叔可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叔叔曾用手比劃要騎自行車掙錢去。”郝曉櫻說,當時家里人忙于生計,也沒在意,誰也沒料到他竟買了火車票獨自離家。父親和姑姑們分析,叔叔可能想著自己長大了,要去外地掙錢。這個決定,叔叔肯定想了很久,但誰知這個決定,會讓家人骨肉分離33年呢?

記憶中的紅瓦房和玉米地

上海市義工組織“流浪者新生活”曾幫助多名聾人尋親成功,聽障人士胡平便是通過該組織協助找到家人。

胡平和郝云相識,在胡平介紹下,2021年郝云也找到該組織求助。該組織工作人員天天說,郝云沒上過學,只會寫自己名字,手語也不標準,所以溝通很難,不過最后還是弄清了他的身世。

據郝云和義工們介紹,他在1990年四五月間,從家里拿了50元錢,花5角錢坐50分鐘汽車到火車站附近,花1.5元洗澡,再坐火車。之后,郝云先后流浪到湖南和廣州等地,最后流落到上海,靠到餐館幫人洗碗維持生計。

郝云記得,他乘坐綠皮火車,晚上9時發車,次日早上6時到北京,是站票。他確定不了自己的年齡,隨身攜帶的一代身份證已丟失。他把家鄉的圖景畫在紙上,記憶中的家在縣城附近,紅磚瓦房,門前有石子路,屋后有河,河后有矮山,山腳有鍋爐房和煙囪。

根據郝云提供的線索,天天她們最先篩查北京周邊9小時車程的一些城市。但因時間久遠,且郝云無法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相關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

后來郝云回憶起當初離開的火車站時,火車站下一個路口有馬的雕塑,還有紀念碑,雕塑上刻有五角星,雕塑前有柵欄,并將他記憶中的火車站畫了出來。

憑特色美食鎖定家鄉位置

義工金海介紹,根據郝云提供的車程時刻表,他們將郝云的家鄉鎖定在山西,后來從飲食、地貌、氣候等多種環境交叉對比分析后,又否認了。

在郝云記憶中,家鄉有凍梨、凍柿、酸菜等食物,義工們據此懷疑,他的家鄉可能在東北或內蒙古一帶。義工們給郝云展示東北酸菜等相關飲食時,郝云表示是干白菜,不是酸菜,家鄉還有特色美食蕎麥血腸,義工們排除了東北三省,將郝云老家鎖定在內蒙古。

義工們找來赤峰市多年以前的火車站照片,郝云卻否認了。在他記憶中,當年見過的火車站并沒有那么大。

“在很多交叉信息比對中,發現郝云很多記憶可能并不準確。”金海說,其實他們向郝云展示的赤峰當年的火車站,就是郝云家鄉的火車站,但因時間久遠,且他當時可能是遠看,所以記憶中火車站沒有那么大。另外,郝云提供的9個小時車程到北京的線索也有誤,他跟媽媽去過北京,但出走時下車的地點不是北京。

今年2月底,義工們鎖定郝云的家鄉在赤峰,并聯系到了他的家人。“起初他的家人以為我們是騙子。”天天說,后來在赤峰當地媒體幫助下,聯系上了郝云家人,3月1日郝云和家人通過視頻連線認親。

回到老家給父親上墳磕頭

認親之后,義工們本計劃協助郝云買機票返回赤峰,但郝云家人們早已按捺不住33年的分離之苦,當天便決定開車前往上海將親人接回。

“我們去幫叔叔收拾行李,但他早就收拾好了,幾個簡單的行李,還給我們看了他的存款。”郝曉櫻說,叔叔和一個朋友住在一起。大約在2012年,叔叔流浪到上海,當時被人打得頭破血流,是這位好心人收留了他,給他治療,兩人一起生活了將近十年。聽著叔叔講起這些,全家心酸不已。

一家人馬不停蹄往家趕,1500公里開了18小時。路上幾家爭搶,都希望叔叔先到自己家住。郝曉櫻說,最終還是決定讓叔叔先住到二姑家,二姑繼承了爺爺的老宅,那是叔叔長大的地方。家中不斷有親友前來探望,姑姑們和父親也帶著叔叔到鄰居家串門,重溫33年前的共同記憶。

“現在全家人都陪伴著叔叔,奶奶更是一刻不離。”郝曉櫻說,“奶奶逢人便夸叔叔聰明,說他啥都會做。姑姑們在教叔叔看字典寫字,我們也都在學習手語。”

3月5日,郝云由哥哥帶著去給父親上墳,他用自己存的錢給父親買了紙錢、酒、糕點。“爺爺臨走前,心里一直掛念著叔叔,叔叔在爺爺墳前倒酒磕頭,哭得不行。”郝曉櫻說。

得知郝云回來,當地民政和公安部門都表示會在政策上盡量幫助。“我們打算明天帶叔叔先去辦身份證。”郝曉櫻說,叔叔身體很好,人也勤快,以前會修自行車,家里打算幫他開個修電瓶車的小店,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再也不會讓他離開。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