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3月以來,南京旅游火出了圈,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打卡,導游成了最忙碌的人。在不少人眼里,導游稱得上是一個令人艷羨的職業,可以跑遍名山大川,見慣風土人情。今年如此火爆的“五一”假期,跟團游熱度一路飆升。南京導游到底有多忙?“一起勞動,一起拼!紫牛記者5·1大‘換崗’第二季”第五站,記者“拜師”南京導游瞿田雋,體驗導游的一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紫牛記者5·1大‘換崗’第二季”第五站
導游忙得團團轉,兩個月沒休一天
瞿田雋是南京途牛牛人專線的資深導游,10年來扎根旅游行業一線。今年,人們的旅游熱情持續高漲,數量陡增的旅游團讓導游們忙得不可開交,這兩個月他常常處于離家出差狀態,基本沒放過假。這不,他剛帶完50人的團隊,在家待了一天,新的團就來了。出發前一晚,得知記者表示要跟著他一起當導游“心里沒底”,瞿導安慰道,“別緊張,這個團20多人9個家庭,任務不算重。游客是從北京、廣州等全國各地出發到南京會合,開始華東6個城市的旅行。咱們明天中午12點到南京南站接人,帶大家游覽中山陵、老門東。”
上午11點,記者提前一小時來到南站集合地點,沒想到瞿田雋到得更早。他背著斜挎包,拖著行李箱,包里裝著導游旗、擴音器、行程單、充電寶、龍角散,“我們要比客人早到,幫助他們解決可能出現的麻煩。潤喉糖是我們必備的,導游每天說的話不計其數,咽炎是我們的職業病。接游客前先吃一顆,待會你就知道了!”瞿田雋笑著說。
12點,21名游客陸續抵達集合點,“導游,我媽媽腿腳不好,我們能坐在大巴前幾排嗎?”“南京哪里的鴨血粉絲和鹽水鴨最好吃?”“中山陵石階走上去要多久?”“我們大后天幾點能到西湖?”……面對游客們五花八門的提問,記者漸漸招架不住,事先背好的導游詞忘得差不多了,顧不上與大家互動,更別提針對游客的年齡、興趣愛好“量身定制”地講解。這時,瞿田雋妙語連珠向游客介紹南京的地理風貌、人文歷史,行程中有何注意事項。游客們聽得正入神,大巴已駛入中山門大街,瞿導精準地掐好時間,示意記者現在就打電話給餐廳,“游客還有5分鐘就到,可以準備上菜了。”
記者體驗南京導游忙碌的一天
半天走1萬多步,時刻盯著團員生怕走丟
第一站是中山陵,記者帶著團隊從停車場一路走向中山陵南廣場。“團里有老人、孩子,要放慢些腳步,讓他們能跟上隊伍。我們大概走10分鐘到博愛廣場,到了先點人數,再給大家詳細講解。”瞿田雋告訴記者,小團的好處就是游客體驗感更好,導游可以把每個人都照顧到位,特別是兒童和老人,得多留意多照顧。學著瞿導的樣子,記者一手持導游旗,一手拿小喇叭,一邊走一邊介紹著景點,不時點著人數,生怕團隊成員在擁擠的人潮里走散。
下午4點多,記者和旅游團來到第二站老門東,老門東人流如織,好一派熱鬧景象,在這里的一小時是游客自由活動時間。記者一看今天的運動步數,4小時下來已經走了12000多步,舉導游旗的手臂有些酸痛,而且由于一下午不敢喝水,口干舌燥。記者本以為游客自由活動時間是導游唯一的休息時間,剛想喝水歇一會,旁邊一位游客遞上手機示意幫他們拍照,時不時還有游客過來咨詢集合地點,去網紅小店怎么走,哪家梅花糕正宗。旅游團在老門東游覽過后,接下來還要去揚州、無錫、蘇州、杭州。
“6天的行程、餐飲、住宿都要安排妥當,各種瑣事也都要及時處理好,保證讓游客玩得開心。帶團早上五點多起,晚上12點睡,微信運動一天幾萬步再正常不過,我都習慣了。”瞿田雋說,北方游客特別向往南京、蘇州等城市,所以華東線一直是比較火爆的跟團游線路。
幫游客拍照
旅游業紅火歸來,復合型導游人才成了“香餑餑”
趁大家逛老門東的時間,記者向瞿導請教起做導游的經驗。瞿田雋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他對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別樣的情愫。在旅游行業這十年來,他有6年多時間是全職導游。做導游讓他有機會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結交不同的朋友,他十分熱愛這份職業。之前受疫情影響,旅游業一度按下“暫停鍵”。三年無團可帶的日子里,他暫時離開了導游崗位,轉型做起研學旅行,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今年旅游業紅火歸來,瞿田雋決定重回老本行,再次拿起熟悉的導游旗和話筒。“南京成了網紅城市,3月初我們就忙起來了。基本上每天不是在帶團,就是在去帶團的路上。三年了,又見到這么多游客,我特別開心。”瞿田雋說,這樣的忙碌、這樣的場景已不知在他的心里惦念了多久。
“現在的導游,不僅要帶團出游,對城市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各景點詳細講解,還得身兼計調、運營,自己踩線、設計線路。復合型導游人才,非常搶手。”瞿田雋說,前兩年,大量的導游轉行了,現在許多旅行社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導游”現象。此外,現在游客出游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單純依賴旅行社的越來越少,大部分年輕人更青睞自由行、定制游和小包團,因此服務意識強、綜合能力高、有靈活應變能力的私家導游,以及在一些深度、專業性較強的細分市場如研學游方面的知識型導游會更加稀缺。
記者手記
不斷努力,為游客創造美好的旅行體驗
旅游市場迎來火爆的春天,旅游從業者也體會到了久違的“忙碌感”。通過這次時間不算長的“換崗”,記者深切感受到導游的專業性和責任心。記者跟瞿導聊天時,聽他提及最多的就是“責任心”。
“導游個人能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對職業的熱愛和責任心。你一旦帶了團,就擔負了一份責任。”瞿田雋說,他帶每個團不管人數多少,都時刻擔心著是否有人掉隊、走錯路,游客的身體狀況怎么樣;如何設計和安排線路,能讓游客的旅游舒適度、旅行體驗更好一些,畢竟導游是很多游客接觸一座陌生城市的“最初印象”之一。一個責任心強的導游,也一定會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練技能修內功,不斷精進自己的服務水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昇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