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張繼科事件“求視頻”亂象:多種騙局等待著心術不正者-每日焦點

2023-04-03 22:26:44    來源:揚子晚報    

近日,張繼科被曝欠債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財經記者李微熬網絡爆料稱,張繼科在被債主追債時,提供了前女友的隱私視頻給債主,隨后債主用視頻敲詐勒索女方被抓入獄。此事件遭到曝光后,大量網友痛斥張繼科及債主惡劣行徑,同時表示該保護好受害者,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各社交平臺上,一部分網友卻在主動求找涉事私密視頻,由此甚至還引發出金錢交易視頻的亂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相關評論進行了調查暗訪,發現有多種多樣的騙局等待著那些心術不正者。


(資料圖片)

一部分網友在“求視頻”和“賣視頻”

在微博相關詞條下,記者注意到一篇上千評論的微博下,竟有數十條“求視頻”和“要視頻私信”的評論。其中不少沒發過推文的微博賬號,還會在評論中貼出二維碼,讓“求視頻”者掃碼進群。對于這些評論,雖然不少熱心網友紛紛回復提醒大家可能是假視頻更可能是騙局,但依然有人陷入其中,對受害者展現不尊重的同時也讓自己成功上當。

騙子自稱不愁銷量

易于開號的QQ成為騙子集中地

真真假假上當者均自愿入套

記者注意到,相關視頻兜售者多會以“我有視頻,在我主頁”為由吸引看客點擊其個人主頁,隨后通過個性簽名或發布一條隱晦的微博內容讓人添加其QQ好友或群。在隨機添加了幾個視頻兜售者后記者發現,他們會利用全體禁言的QQ群發布任務,讓“求視頻”的人點擊網址下載指定app,然后根據指揮授予手機權限并使用。而這些app大多通過網盤分享,安全性無法保障,有可能在下載安裝后植入病毒,竊取用戶隱私圖片視頻信息同時竊取用戶通訊錄聯系人,進而實施詐騙。

騙子群會發布任務誘導

記者甚至看到,有人用快手極速版app等應用商店官方軟件誘導看客下載,然后通過讓下載者填入邀請碼來賺取推廣傭金。而欺騙看客一步步達成他們賺錢目的的方式,就是通過一張作假的該app包含色情視頻的圖片來引誘。

騙子提供虛假視頻謀利

相比上述純引誘入騙局的情況,還有部分QQ賬號會直接兜售視頻。記者在添加到一名個人兜售者時,其向記者展示了多張暴露視頻截圖,并開價2元一份視頻。當記者質問來源和真假時,對方便會以“話太多”刪除好友,繼續尋找下一個容易受騙者。此后記者再次添加購買視頻后,對方直接從QQ平臺發送過來兩段淫穢視頻,記者刪除了視頻并進行舉報后,該賬號2分鐘后平臺封號處理。

平臺需要用戶自發進行舉報

國外灰產利用國內平臺疏漏盈利

視頻制作與傳播均涉嫌違法

網絡安全從業人員小鄭告訴記者,網絡流傳相關視頻均系電腦AI合成的換臉視頻,在相關網絡熱點事件發生前,外網一些平臺內就有不法分子利用AI技術,違法對女明星個人形象進行換臉視頻制作。“這些人大多在國外平臺進行灰產交易,有專人制作視頻,也有專人售賣,甚至還有人負責銷售小號的批量申請和洗錢。”小鄭透露,國內買到和看到的視頻大多都通過層層轉賣,中間經歷不同手段和平臺才到個人賣家手里,因此要逐級往上查來源非常困難。

“最好的方式還是平臺能夠增強監管,從引流到售賣都做好監控,讓這些非法視頻無法傳播出去,也就沒有了買賣。”小鄭表示,目前國內一些平臺依然存在注冊新號門檻低、違法內容打擊力度弱的情況,其中有平臺技術需要升級的原因,也有平臺故意擴張用戶數、活躍度的因素在內。

對于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將非法獲取的淫穢視頻在互聯網上進行售賣的,屬于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販賣和傳播行為不僅涉及泄露他人隱私,而且違背公序良俗,因此行為人在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的同時,還應當接受刑事處罰。對于求視頻的人,一旦有傳播或者倒賣行為的,也將涉嫌刑事犯罪。

“一部分人用ps和ai換臉的方式合成了視頻,這種行為同樣也違反了《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第一千零二十四條的相關規定,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如果合成的視頻涉黃,同樣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八條,或違反《刑法》相關規定,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傳播淫穢物品罪。”付建律師介紹,受害人在發現自己被換臉并合成視頻后,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可以向法院起訴,追究其民事侵權責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陳燃

校對 盛媛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