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熱點:兩百米管道年收五百萬管輸費,企業訴發改委定價違法被駁回

2023-01-15 22:26:38    來源:揚子晚報    

陜西渭南市大荔縣民東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民東公司)是一家天然氣輸送和銷售企業,其從2017年11月起給渭南市大荔縣工業園區18家企業、熱力公司及部分居民供氣。

民東公司的氣源是西氣東輸二線主管線,不過在該公司和氣源主管線之間,需要從200余米屬于渭南西潼燃氣管網有限公司(簡稱西潼公司)的管線“繞路”。因為這200余米的管線,自2017年11月以來,民東公司已向西潼公司繳納了1300余萬元管輸費。其中,從2020年至今,年均管輸費逾500萬元。

2019年4月1日,西潼公司將向民東公司收取的管輸費價格從0.15/m3上調為0.297元/m3,其依據為《渭南市物價局轉發陜西省發改委關于我省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渭價發(2019)32號文件”)。


(資料圖片)

民東公司認為,西潼公司作為收費依據的上述“32號文件”,在內容、形式、制定程序等方面均存在違反法規的情形,不具備文件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適當性。2022年5月,民東公司將渭南市發改委訴至法院。

“32號文件”被指違法。

近期,該案一審裁定出爐。渭南市臨渭區法院駁回了民東公司的起訴,理由為,該通知(32號文件)針對的對象為渭南市轄區內所有的價格主管部門以及燃氣經營企業,屬于法律規定中就特定事項,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夠反復適用,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不屬于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依法予以駁回。

對此,民東公司雖不認可,但決定放棄上訴,轉而從其它途徑,比如申請當地政府按照法定定價程序,依法履行定價職責等方式維權。

200余米管道年收費500余萬元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民東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主業為長輸管道天然氣輸送和銷售,其下游客戶為大荔工業園18家企業、熱力公司及部分居民等。成立于2012年的西潼公司,也是一家管道天然氣銷售企業,其主要為潼關縣、華陰市、華縣(現華州區)境內工業用戶及工業園區供應天然氣。

成立之初因為種種原因,民東公司未能直接與中石油天然氣銷售陜西分公司簽訂購氣合同。因此,2016年底,其與西潼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通過西潼公司購氣。為此,民東公司還向西潼公司支付75萬元用于西潼公司首站改造工程。

相關圖紙顯示,民東公司和西潼公司的首站都設在華陰市羅敷鎮臺頭村北的西氣東輸二線主管網96號華陰分輸站旁。民東公司首站位于96號華陰分輸站東側不足30米處,西潼公司首站位于分輸站南側200余米處。

民東公司與西潼公司首站均位于96號分輸站旁。

具體輸氣路線為,天然氣從96號分輸站通過200余米的管道向南進入西潼公司首站,經過計量等設備后,通過另一根200余米的管道向北輸入民東公司首站。當時批復的西潼公司管輸費最高限價為0.3元/m3,由于管輸距離很近,因此該公司對半向民東公司收取,價格為0.15/m3。

后來因為增值稅稅率下調,西潼公司向民東公司收取的管輸費從0.15/m3下調至0.1425 m3。從2017年11月19日到2020年7月31日,民東公司共向西潼公司購氣2320萬余方,管輸費逾300萬元。

而從2020年8月1日以后,西潼公司管輸費上調為0.297元/m3。從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11日,民東公司購氣量達3420萬余方,管輸費逾1015萬元。民東公司負責人表示,短短200余米管道,僅管輸費每年就超過500萬元,這筆費用最終會“轉嫁”給終端用戶,增加下游用戶負擔。

民東公司遂與其下游客戶一起維權,查找核實收費依據。最終他們發現,西潼公司收費依據為《渭南市物價局轉發陜西省發改委關于我省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渭價發(2019)32號文件”,該文件發布于2019年4月1日,其中通知稱,“西潼公司管輸價格由現行的0.30元/m3調整為0.297元/m3?!?/p>

西潼公司將一輛面包車停放在民東公司首站與96號分輸站之間,阻止民東公司直接接氣。

2022年5月,民東公司將渭南市發改委(渭南市物價局已并入發改委)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確認渭南市原物價局制定下發的“32號文件”無效。民東公司起訴稱,渭南市物價局以轉發通知的行文方式,替代了價格監審的審批文件,行使了價格批準文件的實質權力。該文件明顯違反價格法規,侵害了原告和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確認無效。

6月22日,渭南市臨渭區法院受理了該案。

起訴發改委被駁回

民東公司認為“32號文件”無效的主要理由包括,并非天然氣法定授權定價部門的渭南市物價局,以轉發通知的行文方式,替代了價格監審的審批文件,行使了價格批準文件的實質權力。

從程序方面來講,根據價格法、《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價格規〔2016〕2142號)、《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強配氣價格監管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價格〔2017〕1171號)規定,天然氣管輸費在政府定價的價格管理范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時,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

民東公司認為,天然氣管輸費必須經過價格成本監審,聽取各方意見后才能按照定價規定確定價格。而上述“32號文件”未經任何申報和審核及監審程序,顯然是未經法定程序、未進行合法性審核的違規無效文件。

此外,“32號文件”通知稱,“西潼燃氣管網有限公司管輸價格由現行的0.30元/m3調整為0.297元/m3”,但所謂的0.30元/m3的“現行價格”實際是早已失效的臨時價格。這一管輸價格是渭南市物價局接受陜西省物價局委托后,經過法定程序,于2015年7月制定的、試行期2年的最高限價,西潼公司最遲應在2017年1月提出正式定價申請。

2021年9月,“華商報—二三里客戶端”也曾報道過西潼公司管輸費用的問題,西潼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在2017年試行價格到期前,該公司曾按要求提出過正式定價申請,但因為申報材料格式不對、資料不全等原因,出現了時間“斷檔”。

渭南臨渭區法院作出的該案一審裁定書顯示,針對民東公司的起訴,渭南市發改委答辯理由包括,渭南發改委不是本案適格被告,渭南市物價局只是部分職責劃入發改委,發改委對于原渭南市物價局的行為,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原告起訴超過《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時效期限;原渭南市物價局不是管道運輸定價的機關,其“32號文件”是轉發上級文件的行為,并非具體的定價行為。

第三人西潼公司答辯內容包括,原告沒有訴訟主體資格,應駁回起訴;原告起訴超時限,應駁回;被告發改委不是本案適格被告;案涉“32號文件”能夠反復適用,針對不特定對象,屬于抽象行政行為,不具有可訴性等等。

臨渭區法院審理后認為,原、被告主體適格。關于案涉通知“32號文件”是否屬于可訴行政行為一節,“本院認為,該通知從形式上來看,系原渭南市物價局轉發上級關于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該轉發行為并不對原告的權利義務造成實際影響?!?/p>

“從通知內容來看,該通知針對的對象為渭南市轄區內所有的價格主管部門及燃氣經營企業,屬于法律規定中就特定事項,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夠反復適用,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币虼?,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之規定,原告起訴本案,不屬于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應依法駁回其起訴。

放棄上訴尋找其它途徑維權

原渭南市物價局“32號文件”轉發的是陜西省發改委《關于我省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陜發改物價(2019)348號”文件?!?48號文件”出臺于2019年3月29日,該文件載明其出臺原因是,因天然氣增值稅率下調,發改部門遂對天然氣價格及管輸費進行調整,以便將稅率降低的好處讓利于用戶。

需要指出的是,“348號文件”只確定了陜西省天然氣公司供各城市管道運輸價格和基準門站價格,并未直接涉及西潼公司管輸價格。而2019年4月1日,渭南市物價局以“渭價發(2019)32號”轉發“陜發改物價(2019)348號”文件時,并非單純轉發,其添加了將“西潼公司管輸價格由現行的0.30元/m3調整為0.297元/m3”的內容。

因此,民東公司代理律師認為,被告轉發通知的行政行為實質和形式上均成為第三人西潼公司加價收費的依據,收取原告管輸費對原告產生實質性的利害關系和影響的事實十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一審裁定卻無視大量證據證明的客觀事實,以“該轉發行為并不對原告的權利義務造成實際影響”為由裁定駁回起訴,實屬明顯錯誤,“管輸費從0.15元/m3增加近一倍到0.297元/m3,這是最為明顯的不爭事實,是產生實際影響和損害的客觀事實?!?/p>

上述律師認為,“32號文件”內容超越了其轉發所依據的上級文件的范圍和原告的法定職權,包含了針對特定主體的之間結算價格和執行時間,是直接執行的行政行為,是具有可訴性的具體行政行為;一審裁定有關針對不特定對象能夠反復適用和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的理由,是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的雙重錯誤。

此外,“32號文件明確規定‘西潼燃氣管網有限公司管輸價格由現行的0.30元/m3調整未0.297元/m3,調整后的價格自2019年4月1日起執行?!纱丝梢?,這份《通知》涉及的價格內容針對的是特定的、具體明確的主體,只有第三人和包括原告在內的共計五家公司,并非針對不特定的主體,并不是規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為?!?/p>

對于前述一審裁定,民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雖然對這個裁定不服,但決定放棄上訴,“我們準備從其它途徑維權,比如申請當地政府按照法定定價程序,依法履行定價職責?!?/p>

陜西省發改委官網顯示,為進一步規范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行為,完善成本監審工作機制,提高政府價格決策的科學性,陜西省發改委制定出臺了《陜西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并于2022年11月21日印發?!蛾兾魇∥飪r局關于印發<陜西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的通知》(陜價成發〔2018〕49號)同時廢止。

新出臺的《監審辦法》從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該《監審辦法》規定,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應當遵循合法性、相關性、合理性原則,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周期為三年,核定管道運輸定價成本,應當以監審期間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或者政府有關部門審核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手續齊備的會計憑證、賬簿,管道投資、生產運行、政府核準文件等相關資料,管道運輸企業對外公布的輸氣量、售氣量等相關臺賬、統計報表,以及真實、完整、準確的其他成本相關資料為基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