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擔憂“賣難”現象 政策幫扶培育大型企業

2020-03-27 09:29:53    來源:證券日報網    

3月25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多措并舉促進禽肉水產品擴大生產保障供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大力支持禽肉水產品等擴大生產,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蹲C券日報》記者經多方采訪了解到,市場普遍擔憂“賣難”現象引發價格出現暴漲暴跌,在國家政策幫扶下,培育大型企業將成為水產養殖行業的出路。

行業擔憂暴漲暴跌

在疫情沖擊下,水產養殖業正在面臨一系列考驗。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公開表示:“從調度的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羅非魚、對蝦、小龍蝦和大宗淡水魚等壓塘的情況尤為嚴重,造成壓塘嚴重的原因主要是產銷對接不暢,市場交易不足,特別是一些加工企業的收購量還不大。我們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45家定點水產品批發市場的監測情況來看,2月份,各個市場的交易量僅為往年同期的10%左右,到二月末才恢復到往年同期的25%左右。”

在“鮑魚之鄉”福建連江縣,出現了低于養殖成本價也無法動銷鮑魚的局面。疫情造成餐飲業停擺,超過80%的鮮鮑毫無銷路,供應鏈消費端被直接堵死。在連江縣當地批發市場內,電子屏幕上顯示的10頭鮑每公斤市場收購價格已經跌破80元。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市場主打產品綜合養殖成本約90元,收購價應不低于100元,如今早已跌破成本價,對養殖戶非常不利。”

徐記海鮮門店工作人員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擔憂:“鮑魚、海參、龍蝦、象拔蚌、真鯛等屬于中高端海產品,和鯉鯽草鰱鳙等大宗淡水魚不同,不太可能成為地方政府收儲對象,也不太可能做成超市凍品售給家庭消費者。供應鏈不暢,資金無法回籠,還有租金、人工、飼料、設備等剛性開支,養殖戶只能甩賣存貨出清庫存。不可否認,當前價格確實是歷史低位,未來這些養殖戶陸續離場,中高端海產品市場供應又會嚴重不足,價格很可能會走出一輪暴漲行情。價格暴漲暴跌如同過山車,受損害的還是消費者。”

對于這一幕,紅星冷鏈工作人員表示似曾相識:“前些年非洲豬瘟剛剛發生的時候,大量散養戶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提前屠宰生豬在市場上銷售,一度導致豬肉價格暴跌。等到散養戶拋售完手頭存貨后,豬肉價格又出現暴漲。價格一漲一跌,養殖戶和消費者都吃虧了。如今,水產養殖業恐怕是要復制這一走勢了。”

政策幫扶提振信心

水產養殖行業的現狀引發國家政府高度重視。3月25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通知》?!锻ㄖ分忻鞔_表示,當前水產養殖行業存在渠道不暢等情況,養殖戶面臨“賣難”、產品積壓等問題,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將采取多種措施,幫扶企業疏通供應鏈渠道,加快加快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提高規模養殖現代化水平,完善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等配套能力,推動全產業鏈優化提升,保障水產業穩定發展。

《通知》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對禽肉水產品生產的扶持,發揮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用,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綜合運用信貸、稅收優惠、財政貼息等金融手段,幫助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

此外,《通知》還要求加強市場調控,健全監測預測預警機制,鼓勵地方臨時收儲水產品,加大消費引導,進一步強化屬地責任,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各項支持政策取得實效。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通知》的落實工作,全力促進水產品市場保供穩價,努力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受此利好政策影響,3月25日,大批資金流向A股漁業板塊,演繹了一波“捕魚行情”。3月25日,滬深兩市高開震蕩,其中,水產養殖、漁業等題材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漁業板塊漲幅超過7%,國聯水產、獐子島、好當家等個股漲停,大湖股份、中水漁業、開創國際等個股漲逾4%。3月26日,上述龍頭股仍有突出表現,均實現不同程度逆市上漲。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產業經濟研究員王連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的收儲工作出發點是兜底民生。水產行業歷經多年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內部專業分工細化,不可能完全依賴國家收儲。要平順各類沖擊導致的市場波動,關鍵在于市場孕育出強有力的大型企業。提升技術、擴大研發、追加投資、促進先進產能落地是培育大型企業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有融資優勢,理應用好國家的幫扶政策,走在水產養殖行業的最前列。目前,我國A股市場中的水產養殖行業上市公司普遍市值偏小,盈利偏弱,品種單一,應當把握國家再融資等綜合政策的好時機做大做強。”

關鍵詞: 水產養殖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