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思維導圖、看歷史故事、每天跳繩500個……伴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不少中小學生的作業負擔從暑假減起。越來越多的學校給學生們布置有創意、有意思的個性化作業,減少無效作業,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的鍛煉。
■跳出題海增加課外閱讀量
“暑假作業不多,有的題目老師還獎勵我可以不寫。”石家莊市裕華西路小學五年級學生小璐告訴記者,因為上個學期,她英語成績很好,每次單詞聽寫都是滿分,老師在布置作業時,獎勵她單詞抄寫可以免做。
“不同的學生,根據成績情況,能免做作業的科目不一樣,免做多少也不一樣。”小璐告訴記者,今年暑假作業不僅減了量,還加入了激勵政策。“我有了很多時間,可以找朋友玩、看自己喜歡的書。”
事實上,這種分層作業正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體現。“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裕華西路小學校長王薇介紹,與之相適應,今年暑假他們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時間統籌調控,布置了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如親子共讀一本書,學生和父母一起閱讀課外書,就書中的內容做一些交流和探討。
王薇說,為了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學校的語文老師們下了不少功夫。所有推薦書籍在自己閱讀完成后先要進行年級討論,再由教務處把關,最后敲定了《水滸傳》《小英雄雨來》《三國演義》《駱駝祥子》等推薦書籍,并且寫一些讀書筆記,真正做到有效閱讀。
初中生由于面臨中考壓力,暑假作業往往被層層加碼,既要鞏固上學期知識,又要預習下學期內容。“今年情況有些不同,作業形式變了。”滄州市初一學生高云琪拿歷史作業舉例說,其中一項是繪制“歷史人物思維導圖”,與常規的閱讀、刷題等作業相比,繪制“古代歷史人物思維導圖”不僅給了學生明確的閱讀任務,同時也有了創作空間。而讀書報告、歷史人物小報等也出現在暑假作業中。
高云琪告訴記者:“為了完成這些作業,我看了一些歷史書和人物傳記,感覺比刷題更有主動性了。”
■體育鍛煉成暑假的“標配”作業
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自創一段健身操……在各中小學校,體育鍛煉成為學生們暑假的“標配”作業。
邯鄲市邯山區陽光實驗小學副校長張軍花表示,預防近視、肥胖等疾病,離不開運動。學校以年級為單位,布置了豐富多彩的體能作業,涵蓋了深蹲、高抬腿、跳繩、跑步等,既讓學生身體各項技能在活躍中增強,又能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鍛煉健康體魄。
在教育工作者們看來,以作業為杠桿,一方面可以督促青少年堅持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假期培養孩子的體育興趣,讓他們學會一項體育運動,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甚至可以帶動家長和孩子一起動起來,營造全家運動的氛圍。
“與學科作業相比,體育作業的完成更需要家長的監督和配合,這也要求暑假體育作業更具有靈活性,更能夠鼓勵親子互動。”張軍花介紹,在必要的運動訓練作業之外,學校還安排了“觀看奧運比賽,為中國健兒加油”活動,讓孩子們的假期擁有更為豐富多彩的體育元素。
在奧運與“雙減”兩個因素的共同“加持”下,從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的學生們,開始走進體育場館,提升運動技能。
8月1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的一家體育場內熱火朝天,13歲的李幼平在教練的指導下,快速移動腳步,同時進行著正手與反手的揮拍訓練,場館內每個羽毛球場地上,都活躍著幾名正在揮汗如雨的“小選手”。
“奧運會上中國隊的優異表現點燃了孩子的運動熱情。兒子主動提出來學習羽毛球,我們全力支持。”李幼平媽媽介紹,在給兒子報羽毛球訓練班時,發現不少體育場館課程都已經排滿,一課難求。
上午練習足球、下午看課外書、晚上游泳……這是滄州市“小升初”男生張亞的暑假生活。“原本給孩子報了全科的初一補習班,現在課程都取消了,學校提倡學生多運動,強身健體、磨煉意志。”張亞的媽媽說,運動也是為未來蓄力。
■在勞動中體會責任擔當
上周末,袁創親自動手,為全家做了一次糖包。品嘗著孩子親手制作的美味,媽媽連連夸贊其手藝不錯。袁創是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的學生,學校布置的一項暑假作業是把在勞動教育課上學到的技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今年暑假,不少學校的暑假作業都跟勞動密切相關,很多學校給學生安排了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鼓勵學生假期里勤勞動,爭做勞動小能手。
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布置了不同勞動作業。低年級主要是家務勞動,包括整理房間,洗刷餐具、茶具,擇菜等;中年級為公益勞動類,在社區干一些打掃衛生、垃圾分類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高年級學生開展簡單的生產勞動,如種植或飼養等。在此基礎上,還鼓勵學生們參與“職業體驗一日行”主題活動,跟隨家庭成員體驗一日的工作,記錄各行各業的勞動情景。
對于這些特色勞動作業,家長和學生都表示樂在其中。家長程女士說,以前總是擔心勞動會耽誤孩子學習、影響寫作業進度,這個假期書面作業少了,輔導班停了,終于可以放手讓孩子勞動了。
每天做一件家務、每周學習一道“新菜”、教會身邊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看著孩子在鍋碗瓢盆里感受生活,在勞動中提升個人生活技能,體會父母養育之恩,程女士覺得這個暑假很有意義。
“勞動為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讓我們更有責任感。”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八年級的學生們在進行垃圾分類之余,還開展了以“踐行垃圾分類,弘揚環保精神”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講活動。他們主動向社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帶動社區居民一起踐行垃圾分類,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生活即教育,實踐出真知。走出書山題海與遠離課外輔導班的中小學生們,通過多彩暑假作業,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在異彩紛呈的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