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時不時登上熱搜。同時,朋友圈時不時有人發圖曬抗原陽性。可以感覺到,身邊的“二陽”逐漸增多。
專家分析:距去年12月的大規模感染已經過去了快5個多月時間,當時陽的人感染后產生的新冠抗體逐漸消失,因此近期可能會逐漸出現“二陽”爆發。
中國疾控中心近期也發文,稱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會明顯增加,而如果本身免疫力較弱,則可能不到6個月就會“二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5日,鐘南山院士也對媒體表示:目前在廣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據目前廣州市發熱門診的數據, 在接受檢測的發熱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
如何知道自己“二陽”了?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周圍人的情況,如果你周圍有人陽了,那本地區感染的人數一定是不少了,甚至已經出現新冠流行了,這時應該要注意預防。
其次,如果自己出現了發熱、咳嗽、全身乏力、酸痛、咽喉疼痛,癥狀比之前一陽的時候輕一些,這時要警惕自己有“二陽”的可能。。
最后,還是需要通過新冠抗原檢測或新冠核酸檢測來確診,前者更為方便可行,在家中就可以做。
哪些人群“二陽”了應及時去醫院?
5月11日,澳門衛生局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就醫建議》,認為目前本澳和內地疫情類似,Omicron XBB各亞型變異株(包括XBB.1.5,XBB.1.16,XBB.1.9等)是本澳檢測到的主要新冠病毒株。因此這個感染者就醫建議,我們也同樣可以參考。
《新冠病毒感染者就醫建議》列出一系列需緊急就醫的重癥警示癥狀, 若出現下列癥狀應立即就醫 ,感染者及其家屬需留意有關情況:
呼吸困難;
持續胸痛或胸悶;
無法喚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孕婦胎動減少或停止。
兒童除了上述癥狀外,還包括:
抽搐及/或不尋常的肌肉抽動;
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不退;
持續嘔吐、頭痛或腹痛;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其他嚴重不適。
“二陽”了要不要吃抗新冠病毒藥物?
對于高危人群,建議排除禁忌癥情況下,及早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吃藥的時間窗比較短,就在出現癥狀后的48小時以內。
同時,特別強調不要自行隨意吃藥,因為有些患者可能同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很可能和新冠病毒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為了安全,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盡早服用,對于高危患者,越早服用越能阻止病情向重癥轉化。
注意有些藥物需要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比如奈瑪特韋/利托那韋對于腎功能受損的患者需要調整劑量,同樣,阿滋夫定不建議中重度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使用,但莫諾拉韋對于腎功能受損的患者無需調整劑量。
藥物相互作用:奈瑪特韋/利托那韋對多種藥物均有相互作用。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與奈瑪特韋/利托那韋聯用,均可能導致他汀類藥物的毒性增加,導致橫紋肌溶解的風險增加。降壓藥也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藥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聯用時均會導致降壓藥血藥濃度增高,血壓降低,因此他汀類調脂藥和鈣通道拮抗劑降壓藥均不可與奈瑪特韋/利托那韋聯用。
注意新冠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莫諾拉韋則極少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但莫諾拉韋具有骨和軟骨毒性,可能影響骨和軟骨生長,不建議18歲以下兒童使用,但目前并沒有導致老年人骨折風險的增加。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