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碑永不湮滅

2022-04-02 08:19:57    來源:燕趙都市報    

河北省平山縣河渠村東嶺,有一處特殊的墓群,解放石家莊戰役中犧牲的110余名烈士曾經長眠在這里。

1947年11月,和解放軍魚水情深的河渠村人,用家里的門板和衣被,安葬了這些操著不同口音的年輕戰士。為了方便以后烈士的親人來找尋和祭掃,他們把短暫接觸中收集到的關于烈士的身世信息——姓名、籍貫、年齡、部隊職務和犧牲年月日——盡可能詳細地刻在石碑上。這里成了當地人永遠不會忘卻的“士兵墳”。

6天6夜攻克石門,河渠村留下110余座新墳

1963年出生的朱增海,是河渠村人。他的父親朱令雙,在解放石家莊戰役中曾跟隨部隊攻城,是破擊隊的一員。

當時,除了破擊隊,河渠村村民還組織了擔架隊,幫助部隊把受傷的戰士從前線撤下來,撤到設在河渠村的解放軍華北野戰醫院七分院。

石家莊解放紀念館主任王斗文說:“大概有1000多位傷員在這里接受救治。傷好了的,重新返回部隊。重傷不治的戰士,就埋在了河渠村東嶺的嶺坡上,一共有110余位。”

據王斗文追蹤研究,這些烈士既有河北籍,可能也有來自湖南、貴州、四川、遼寧、山東、吉林等地的人。他們的年齡,最小只有16歲,大多數是20多歲。

朱增海說:“小時候就知道這片‘士兵墳’。老人們數著呢,過去他們挨個兒摸過那些碑,回家也經常講傷員、烈士的故事,念叨他們這么年輕就為解放石家莊犧牲了,恐怕連媳婦都沒娶上,真是讓人心疼啊……”

石家莊老火車站北側,矗立著石家莊無人不知的“石家莊解放紀念碑”。主碑上鐫刻著朱德元帥的七律《攻克石門》:“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由此可見“我軍奪取大城市之創例”的解放石家莊戰役的歷史地位和重要意義。

“紀念碑在此。但一段同樣重要和鮮活的歷史保存在河渠村。”石家莊解放紀念館主任王斗文如是說。她曾看見來石家莊解放紀念碑追思親人的烈士家屬,深情地撫摸擦拭著烈士墻上的名字。她不能不聯想到安息在解放石家莊烈士陵園的百余位烈士。

歲月荒了東嶺,卻帶不走老區鄉親的情

朱增海已經記不起,從何時起,河渠村東嶺上的“士兵墳”漸漸變了模樣。也許是莊稼越種越密,也許是公路越修越近,那曾經扎著鄉親們眼和心的小小的石碑,在風吹雨打間,越來越矮,越來越稀,越來越模糊。

1998年,已經從部隊轉業到石家莊黃壁莊水庫管理處工作的朱增海,突然聽到同村又是同事的朱平均說,同村在總參工作的賈雪陽,回鄉看見解放石家莊烈士墓群的大部分墳頭都平了,石碑也見不到了,特別痛心。

兩個人一說,心都是一緊:那是烈士啊,他們的犧牲換來河渠、平山、石家莊人的今天,不能讓他們的親人今后連祭掃都沒個清楚明白的地方。

“雪陽的意思,咱們離得近,能不能找幾個人,義務把烈士墓恢復起來,哪怕先找點石塊,把墳頭護住也行……”

2007年11月11日上午,部隊代表、各界人士和東嶺附近村民近萬人相聚河渠村,舉行隆重的“河渠烈士陵園”揭碑儀式,緬懷在解放石家莊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并迎接石家莊解放60周年。

這座陵園正是由賈雪陽、朱平均等人多方呼吁,發起并帶頭捐款,組織村民對烈士墓群進行修葺整理后,建起的永久性紀念建筑。此后,在各級政府以及石家莊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大力推動和建設下,陵園不斷維修和擴展,2014年成為對公眾開放的烈士陵園和紅色教育基地——解放石家莊烈士陵園。新陵園不僅紀念設施大為改觀,陵園管理和社教功能也由石家莊解放紀念館承擔。

大理石的解放軍戰士塑像,蒼松翠柏間肅穆的烈士墓碑,保存著大量圖片和文字材料的紀念館……走進今天的解放石家莊烈士陵園,這些景物都在告訴人們:河渠村的老區人民對烈士的深情厚誼永不褪色,烈士用生命樹立的豐碑永遠不會湮滅。

等待或許漫長,但河渠村的守護永遠在

袁正義,四川閬中七里村人,犧牲時間1947年11月25日。

肖旺家,遼寧盤山縣高升鎮人,犧牲時間1947年11月19日。

劉春生,河北玉田縣窩洛古人,犧牲時間1947年11月12日。

曹群生,湖南伊陽縣曹家莊村人,犧牲時間1947年11月17日。

……

這些名字和寶貴信息,刻于解放石家莊烈士陵園內的烈士墓碑上。

烈士陵園的展覽室中,保留著11塊最早的烈士墓碑,有一塊已經斷為兩截,還有幾塊的字跡也已模糊難辨。這些碑,是河渠村的有心人,當年從地里一次一次挖出來的,也有烈士陵園成立后,村民從家里找出來捐獻的。河渠村人知道這些物件對幫助尋找烈士家人有用,都毫不猶豫地發動起來幫忙。

這些墓碑上的文字,又有多少是村民的祖輩父輩,當年在給重傷員們喂粥喂藥的間歇詢問出來的呢?

朱增海說,每每看到墓碑上那些遙遠的地名,就特別揪心。

“他們忠骨留于河渠,想必英靈也有思念的地方和親人吧?”

每年清明,朱增海等河渠村人,就會不自覺地想起安息在這片陵園的烈士,他們會主動地過來看一看。他們也會問起家里的孩子,學校今年有沒有組織去陵園掃墓?解放石家莊的故事,孩子們還記得熟不熟?

“希望為解放石家莊而犧牲的烈士的家人,都能知道河渠村這個地方。知道他們的英勇無畏的親人雖然已經犧牲,但在這里被照顧得很好。”清明前的4月1日,朱增海又來到陵園參加主題祭掃活動,他說,自己很關注烈士陵園和石家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為這些烈士尋親所作的努力,還把墓碑上的信息整理成文檔,發給各地的親戚朋友。

“現在通訊、傳播手段比過去多,多宣傳宣傳,說不定就能為烈士找到家人。”朱增海說,河渠村的鄉親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些為解放石家莊而英勇犧牲的烈士。

(燕都融媒體記者劉采萍 文/圖)

關鍵詞: 永不湮滅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