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致敬!戰疫一線最可愛的人

2022-03-29 06:09:55    來源:    

致敬!戰疫一線最可愛的人

——廊坊廣大干部群眾投身疫情防控群像掃描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援廊醫療隊在廊坊市方艙醫院問診。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洋洋攝?

疫情之下,生命至上。逆行向前,披甲上陣!他們,爭分奪秒拼速度;他們,通宵達旦戰疫情;他們,攻堅克難保生產。

從按滿紅手印的請愿書到風雪中凍僵的雙手,從隔離點建設的爭分奪秒到方艙醫院里回蕩的溫情歌聲……

春雪不掩綠意,疫情不抵溫情。在廊坊人的抗疫日記里,有勇氣,有汗水,有奉獻,有堅韌,卻唯獨沒有退縮與妥協。

“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村落,每一畝良田,都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平安。平安,廊坊。廊坊,平安……”正如廊坊著名詩人、市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安育中新作的詩中所言,所有廊坊人的堅守與奮斗,都為了那一份平安。

那些逆行而上的平凡英雄

東沽港鎮位于安次區最南端,與臨近的葛漁城鎮都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自今年3月14日起,東沽港鎮淘河村、桃園村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在到東沽港鎮抗疫的隊伍里,第一時間抵達的安次區人民檢察院3名干警引人注目,他們是蘇健鑫、紀洪林和陳磊,3人建了個微信群叫“逆行兄弟”。

大哥蘇健鑫的防護服上面寫著“有兒有女大蘇哥”,凌晨他告別妻子時,1歲多的兒子因為連日腸胃炎還哭鬧不止。二哥紀洪林是一名退役軍人,他說:“在疫情面前,穿上防護服就是戰士。”“逆行兄弟”的老幺陳磊家中有4人都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母親在核酸檢測工作中做志愿者,弟弟往返于中高風險區參與消殺工作,弟媳在發熱門診堅守。“一家人始終堅信,只要同心協力,一定能戰勝疫情。”陳磊說。

“我是退役軍人,這個時候不上我真不踏實!”香河縣人民法院派駐執行局法警李明輝3月15日向組織遞交請戰書。受疫情影響,李明輝暫時被封控在老家。眼看其他干警奮戰在一線,他寢食難安,毅然通過微信遞交請戰書,同單位近100名干警也紛紛請纓。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軍人,義不容辭!”……疫情襲來時,這些鏗鏘的話語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在永清有一對90后年輕夫妻,疫情來臨之際,二人放下未滿4歲的孩子,雙雙堅守工作崗位。丈夫劉鵬飛為廊坊日報社職員,目前在市委重點工作大督查駐永清縣督查組工作,他做完手術時間不長,但十幾天來堅持在各個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點等實地督導檢查。妻子劉騰是永清縣公安局一名輔警,隨機在城區各重要卡口值班。3月17日上午,小夫妻倆在永清縣某個路口不期而遇,卻只能遠遠地打手勢互致問候。

在安次區調河頭鎮洛圖莊三村,一位帶著紅袖標的獨臂老人在村街出入口為行人測體溫、檢查證件,核酸檢測時幫助維持秩序——他就是72歲的老黨員蘇漢起,肢體三級殘疾。疫情當前,他挺身而出:“我干活不如你們麻利,但我是黨員,這些是我應該做的!”

點點螢火,匯成星河。全市廣大醫務人員白衣執甲,一面奔赴定點醫院救治病患,一面保障百姓日常診療需求,不分晝夜輪番上陣進行核酸檢測;廊坊交警啟動環京路疫情防控安全檢查卡點26個,配合衛健部門對通行車輛進行指揮、引導,全力保障能源物資應急運輸及救護車輛的快速通行;廊坊消防專門組建疫情專業處置隊,對主城區定點救治醫院、集中隔離點、發熱病患集中收治場所的公共區域等進行不間斷消殺……全市上下一盤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那些逆行而上的英雄,用凡人之軀挑起千鈞重擔。

那些溫暖城市的感人瞬間

3月19日,三河市迎賓北路街道居民佘女士和母親順利到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看病。“要不是三河市各部門的幫助,我母親不可能這么快到北京看病,一旦被耽擱,后果不敢想象。”她說。

在前一天,佘女士的母親病情加重,需要緊急就醫。迎賓北路街道工作人員及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她家中,連夜與北京有關單位及天壇醫院溝通聯系,開通綠色緊急通道,安排救護車將她們送至北京。

三河市在全力做好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摸排群眾訴求,特別是鰥寡孤獨家庭、待分娩孕婦,以及就醫、買藥、喪葬等其他突發事件,特事特辦、真心幫辦,全力保障群眾正常生活。

3月20日22時,經過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廣陽區南尖塔鎮馨寶華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思歡和一名志愿者輪流駕車,將廊坊第二十五小的六年級學生尹振坤送到山東濰坊。

原來,尹振坤的父親在北京工作,母親帶著家中老二回老家山東濰坊辦事無法返回,只留下11歲的兒子尹振坤獨自在馨寶華社區寶石花苑小區居住。這一情況被包聯單元的黨員干部、廣陽區委老干部局朱學平獲悉后,社區立刻對孩子開啟了全方位照護。

“我們上門給孩子送去必備的口罩、水果、牛奶等,每天定時送飯,不定時去看看孩子,但長期獨居也不是個法兒。通過和孩子父母商量,孩子10輪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以后,我們把他送到了媽媽身邊。”王思歡說。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廣陽區全體黨員干部按照全區持續深化“黨員串門、紓困解題”活動要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打電話、發群消息等方式積極聯系包聯群眾,為居民解決困難和問題。

冬日寒風、雨雪冰凍,抵擋不住愛心的熱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演繹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應對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廊坊、滄州多地采取封控措施,14輛貨車滯留在381省道(津保公路)大城縣與任丘市交界處。看著司機們風餐露宿,大城縣3位熱心妯娌自發在路邊做起飯菜,每天兩頓,緩解了司機們的困守之苦。

三妯娌的大嫂劉美燕是大城縣大尚屯鎮邵莊村村民,與表妯娌趙旭杰、叔伯妯娌高雪嬌同村,臨著國道居住。看到路邊有排成隊的滯留貨車,司機們吃住無著,劉美燕和兩個弟妹商量為司機們做飯送飯。3人發動家人一起動手,在家門前支起了鍋灶,購買了一次性餐具。3月17日晚上,經過1個多小時的忙碌,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了外地司機的手上……

黑夜里,總會有人為你點亮一盞明燈。

廊坊市第十八小學二年級學生尹佳佑每次下樓做核酸,都舉著一面鮮紅的國旗,為家鄉加油鼓勁;固安縣為集中隔離學生們的供餐不僅葷素搭配,每周還安排甜點、漢堡、雞腿等小朋友們喜愛的食物;蔚來汽車、廊坊銀行、潤澤科技、河北誼安奧美等一批愛心企業捐款捐物,助力廊坊渡過難關……因為這一個個感人的瞬間,城市變得溫暖而充滿希望。

醫護和小患者在做游戲,患者主動幫工作人員分發食物,學生們自發組織起“快樂小隊”跳起兔子舞……這是廊坊首座方艙醫院里出現的溫馨畫面。

3月17日,廊坊首個方艙醫院經過48個小時的緊急改建,正式在開發區會展中心啟用。醫院內集結了來自省醫大一、二、三、四院和省人民醫院、胸科醫院、兒童醫院的7支省級醫療隊伍,擁有呼吸、重癥、兒科、中醫等領域的215名醫療專家。

“我這個癥狀很輕,只是偶爾咳嗽,醫生給開了中藥,相信病很快就能好!醫院對我們的照顧也越來越周到,每頓飯有肉有菜,還給免費發放牛奶、水果。”一位來自安次區葛漁城鎮的65歲老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疫情防控一刻不松懈,正常生產也一天不能中斷。

3月20日凌晨,滿載空調出風口零部件的運輸車隊駛離廊坊開發區依工汽車公司,這批貨物將被運輸到保定長城汽車生產基地。“我們公司在廊坊開發區的幫助下,組織員工駐廠生產,目前生產平穩,訂單生產可以保障供應。”依工汽車公司生產主管王海林說。

汽車零部件產業是廊坊開發區支柱產業之一,開發區內有30家企業是北京奔馳、長城汽車的生產供應商。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廊坊開發區每日實時掌握這些企業的生產運行情況,聚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重點問題,建立《服務企業協調解決問題臺賬》,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目前,這30家供應企業已組織員工駐廠封閉管理,駐廠員工共計3816人,實現了封閉不停產。(河北日報記者 解麗達 孟憲峰 周禹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