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供電人,我先上”
——國網遷安市供電公司全力做好供電后勤保障紀實
3月19日,地處該唐山東北部的遷安市按下了“暫停”鍵。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網遷安市供電公司廣大干部員工迅速凝聚在公司黨委的周圍,堅決擔起電網責任和社會責任,投入到線路巡視、故障搶修、重要客戶保障、志愿服務等各個崗位,踐行著電網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最年輕,我先上!”
3月26日,是遷安市開展核酸檢測的第八天。一大早,在該市野雞坨朱莊子村核酸檢測采樣點,野雞坨供電所青年員工韓永新和其他志愿者們正積極維持核酸采樣點現場秩序。
“核酸檢測請往這邊走!”“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排隊!”韓永新一遍又一遍重復著核酸檢測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嗓子已經嘶啞,仍耐心為群眾解答問題,希望確保核酸采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1996年出生的韓永新去年剛來遷安公司工作,一入職就分到了野雞坨供電所負責營銷線損管理工作,由于疫情防控常態化,從去年8月份工作開始,他一直沒有回過家鄉河南。當得知該所要選派工作人員支援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后,韓永新主動請戰,立即前往轄區內朱莊子村參加志愿服務。
到崗后,韓永新與其他志愿者一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負責登記信息、卡點管控、核酸檢測等工作。有時一身防護服、一支筆,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這個平時在家里習慣被父母照顧的大男孩第一次在這里體驗到了照顧別人的感受。
“能夠成為疫情防控志愿者,我感受到了肩上的一份責任。很多黨員在危難時刻沖鋒在前,我要像他們一樣,奮戰在前、奉獻在前。”他說。
“我是老兵,我先上!”
“我是退伍軍人,這個時候我先上!”這是國網遷安大五里供電所康雄偉3月20日向組織遞交請戰書時擲地有聲的表達。
康雄偉2002年部隊退伍到遷安市市供電公司工作。一直以來,他盡心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多次榮獲各種榮譽。近期受疫情影響,上初一的老大放假上網課,剛出生的老二剛剛過滿月,60多歲的老父親因患高血壓和糖尿病,長期往返醫院與家之間。
當他得知供電所與轄區村“兩委”連對“一線抗疫”時,他內心無比焦灼,甚至寢食難安。這種復雜情緒被細心的妻子細心地捕捉到了:“你雖然不是黨員,但卻是一名響當當的退伍軍人。當兵時我助你保家衛國,現在有疫情防控緊急任務,我同樣能讓你后顧無憂!帶頭是你的責任,家里不用管,有我!”
妻子的話語是一種安慰,更是一種鼓勵。連夜,他毅然向組織遞交請戰書,返回工作崗位,被分配到大五里鄉水峪村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與村干部、黨員群眾一道,積極投身摸底排查、檢測隔離、秩序維護、掃碼測溫等工作。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引導群眾佩戴口罩,勸阻群眾非必要不外出;積極與村“兩委”干部配合,走街串巷、進院入戶,摸排外來返遷人員信息,做好報備核查,幫助維護核酸檢測秩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老兵的責任與擔當。
“我是黨員,我先上!”
建昌營供電所員工徐宏,是一名有著12年黨齡的老黨員。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一線。該所15名員工因工作原因,出現2名次密接被所內隔離。12名次密接被居家隔離。徐宏在所內日常工作一肩挑,用戶報修搶險一人擔,服務疫情防控保電一人干。
自3月18日開始,供電所的警衛室成了他堅守的陣地。24小時接聽各類報修電話,遇到電力故障搶修,迅速組織實業人員,帶上裝備盡快恢復送電。切實保障轄區50個行政村18000多戶居民用電無憂。
為進一步給轄區內用戶提供便利,除24小時不間斷用電服務電話外,還組織信實員工通過個人微信朋友圈、微信親友群、村委會群等定期將涉及群眾利益的用電服務新政策、“網上國網”APP等及時宣揚到位,方便用戶足不出戶依托“網上國網”APP即可辦理日常業務。
連續8天,建昌營供電所始終活躍著徐宏忙碌的身影。“我是黨員,我先上”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敬業實干的拼搏精神、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韓永新、康雄偉、徐宏僅僅是遷安供電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當問及他們為什么能如此堅守疫情防控一線,一句“爭排頭當標桿,’疫’路領先我先上”彰顯了電網人的擔當,更突顯出遷安供電人的勇氣和豪情。(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諶松、劉艷軍 )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