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運河區南環街道鳳凰城社區志愿者服務小組組長們正安排當天工作。 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 帆攝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滄州市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從疫情防控、診療救治、生活物資保障、社會秩序維護等方面,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升級加力,做到了疫情對外不擴散、不傳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舉全市之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壓實責任,堅決做到組織領導到位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滄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放松,采取堅決、果斷、嚴格、全面、徹底的防控措施,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升級加力。
3月9日,在運河區南環中路街道署西嘉園小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攝
3月9日,滄州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提級指揮,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總指揮長,下設11個工作組,各組組長均由分管市級領導擔任,高位推動工作開展。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壓實責任,堅決做到組織領導到位,第一時間落實國家和省防控工作要求,強化疫情分析研判,及時研究部署,狠抓工作落實。
滄州市多次召開會議專題調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市委書記、市長深入到市疾控中心、高速路口、社區、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等地,調研檢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并看望慰問一線醫護和工作人員。同時,不斷完善指揮體系,優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領導包聯,構建統一高效暢通的扁平化組織結構,有力有序推動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
聯防聯控,構筑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社區穩則城市安。嚴防疫情傳播擴散,關鍵在基層,重點在社區。疫情發生以來,滄州市各級各部門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社區網格員、志愿者作用,加強社區精細化、網格化管控,廣泛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堅決守好社區門、小區門和家門,守牢疫情防控“前沿陣地”,構筑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3月15日,運河區南環街道鳳凰城社區志愿者通過小喇叭喊居民做核酸檢測。 河北日報通訊員 白立文攝
3月15日,滄州市運河區南環中路街道辦事處菜市口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從小區門口值守,到定時消毒、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在社區黨支部的引導下,全覆蓋的戰疫網絡已經組建起來。
“我們社區有一套系統嚴密的聯防聯控體系,按照規定留有一個出口,同時建立了微信群,不間斷發布官方信息、疫情防控信息和便民信息,讓大家心里不慌、心里有底。”菜市口社區黨委書記金龍告訴記者,關鍵時刻黨組織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帶領大家共同努力戰勝疫情。
全員核酸檢測,做到快采樣、快送檢、快檢測、快報告,確保一人不落、應檢盡檢,切實提高核酸檢測質量和效率。統籌調配流調隊伍,用好信息化手段,全面徹底摸清風險人員活動軌跡,確保第一時間追蹤源頭、切斷傳播鏈。嚴格執行集中隔離場所各項管理措施,做到分類、就近從快隔離,并組織工作專班加強督導檢查,堅決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盡快消除疫情外溢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從3月13日13時起,滄州市對全域加強疫情風險管控。嚴格封控區管理,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加強其他區域管理,所有小區、村莊實施臨時應急管控,實行“人不出區(村)、嚴禁流動”。
滄州市還建立了多部門參與的疫情應對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落實源頭管控措施。衛健部門有條不紊地把疫情研判、醫療救治、應急處置、信息收集等各環節工作落實到位;市場監管部門密切關注疫情防控相關藥品、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價格波動情況,加強價格監管;發改、工信部門積極協調調撥急需緊缺物資;公安、交通部門嚴控交通管制、人員流動;商務部門嚴格落實《滄州市封控管控期間無接觸配送應急方案》,確保市場供應;宣傳部門組織各級各類媒體開展政策解讀、信息發布、科普知識普及、正面典型宣傳,匯聚同心抗疫強大正能量。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主動作為,積極配合,共抗疫情。
堅持“四集中”,全力做到診療救治到位
組建專家團隊、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案、動態跟進有效的治療措施……連日來,滄州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扎實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為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確保治愈率,自3月8日滄州市發生疫情以來,市定點救治醫院實行全封閉管理,設置了充足的隔離病區。醫療救治工作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和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則,實施“一人一策”。根據不同的年齡結構,救治專家組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由原來每班次“一醫一護一院感”增加為“兩醫兩護兩院感”,增設兒科組和中醫組。同時,增加專家會診頻次,采用中西醫結合抗病毒治療等方式進行科學施治、精準治療,并加強人文關懷。
“我們醫護人員實行6班倒,24小時守護病人。目前所有患者病情較為穩定,我們密切觀察病人的每一個臨床表現和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診療方案。”滄州市第三醫院副院長高愛華介紹,診療方案以本地專家研判討論制定,病情需要時隨時進行省級、國家級專家遠程會診,全力做到診療救治到位。
滄州市堅持“快、穩、準”的原則,第一時間將重點人員轉運到位,嚴防疫情蔓延擴散。目前,在現有負壓救護車的基礎上,唐山、石家莊、保定、邯鄲、秦皇島、衡水、邢臺、定州、辛集9市緊急支援滄州市397輛,給予了極大的車輛保障,加快了人員轉運速度,贏得了患者救治、重點風險人員隔離管控的“黃金時間”。
同時,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開辟應急就醫綠色通道,確保急危重癥及時救治。指定滄州市中心醫院兒童院區為滄州市中高風險人群定點救治醫院,保障封控區、管控區內血液透析、孕產婦、放化療等特殊群體就醫需求。
保障供應,確保群眾生活正常有序
為滿足全市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滄州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保供企業千方百計增加生活必需品儲備供應,保障全市糧油、肉蛋、蔬菜、醫療物資等生活必需品儲備充足、運力充分、價格穩定。
3月15日,運河區南環街道鳳凰城社區志愿者為居民配送蔬菜。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 帆攝
市商務局成立了生活必需品應急保障指揮部,統籌安排部署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場保障供應工作。起草了《滄州市主城區封控管控期間無接觸配送應急方案》,堅持“政府主導、分級配送、市場化運作”,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為進一步暢通物資供應鏈,截至3月15日,滄州市共發放物資保障車輛、人員專用證件5602個,確保物資運輸暢通。為確保居民能夠順利購買到生活物資,組織廣大商超對生活物資按價格、類別實行標準化打包,居民可通過電話微信預訂、網絡平臺訂購等多種方式下單,共招募了郵政快遞、外賣小哥共1044人進行“點對點”的派送服務,確保生活物資準時送達。
同時,組織發動機關干部、社會志愿者等各類群體,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協助社區配送生活物資。滄州市還組織專門隊伍,對物資保障、供應渠道、物資配送等工作開展常態化的督導檢查,持續加強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全力做好群眾生活物資保障等工作,確保群眾生活正常有序。
志愿服務,奏響疫情防控“暖心曲”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一抹“志愿紅”穿梭在滄州市各社區,他們用行動傳遞愛心,用笑容融化汗水。
為快速有效阻斷疫情擴散風險,滄州市在全域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為解決老舊小區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疫情防控信息不能及時傳達到位等問題,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科學有序、快速開展,在社區組織推動下,廣大社區志愿者第一時間站了出來,沖上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
“一般早上6點半開始核酸檢測,我們5點多就要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家住運河區幞園社區幞園新村小區的趙勝濤,今年30歲,是共青團滄州市委的工作人員。自3月8日疫情發生以來,他就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來,他說,“疫情當前,人人有責。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累點也值得。讓我們眾志成城戰疫情,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我年輕,多跑兩趟沒問題!”說這話的是參與蔬菜運送的志愿者李冬生。他在鳳凰城社區志愿者里是個“多面手”,核酸檢測時,他發現有名志愿者突發不適,就立即頂上。在核酸檢測后,完成“本職任務”的他,又參與了物資配送、宣傳巡邏等工作。“哪里有任務,哪里就有李冬生。”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
像他們一樣的居民志愿者還有很多。自市文明辦、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婦聯等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積極發出招募令后,廣大居民紛紛報名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這些志愿者主要以各小區居民為主,他們穿上紅馬甲,當上了宣傳引導員、卡口站崗員、采購配送員、事情代辦員。
目前,全市19個縣(市、區)共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和社區服務隊5886支,115516名志愿者安全有序參與社區疫情防控政策宣傳、生活物資配送、協助核酸檢測、小區人員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時,21支民間組織也積極行動起來,2395名志愿者為508個小區(村莊)提供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在現場,志愿者們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每個人都在高效地運轉著。繁重的工作早已疲憊了志愿者的身心,但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奮戰在社區的角角落落,用實際行動奏響疫情防控“暖心曲”,守護居民溫暖的家。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