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有限公司全景。王思達攝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河北境內建設的首座熱電廠,石家莊熱電廠在建廠初期,在施工方式上進行了很多創新和探索。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北方的建筑工程一直受季節限制,冬天天冷的時候,大部分工程都無法施工。當時,熱電廠在施工技術上采用了蘇聯先進的冬季施工法,用漂白粉制造“氣化灰漿法”,在-25℃的低溫下還可進行施工。這一創舉,打破了建筑業冬季停工的慣例,加速了工程進度,保證了工程質量。
此外,在熱電廠施工過程中,普遍采用了工廠化和機械化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從攪拌到高空運輸都已機械化。所用的各種梁、柱子的模板鋼筋都是在加工廠預制好用巨型吊車吊裝的,不但可以加速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也大大地節約了勞動力。
1956年熱電廠投產后,在初期曾遇到過很多困難。其中,鍋爐“滅火放炮”就是最大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出現設備損壞、被迫停產的情況。
“為此,當時的蘇聯專家規定‘鍋爐二次風風速擋板開度固定在二分之一,不許動’,違規操作者會受到嚴厲處分。”當時擔任1號爐副司長的石家莊熱電廠原總務科副科長許文才回憶。
經過反復琢磨探索,許文才他們最后終于找到問題根源所在,“二次風風速擋板的開度大小,應該隨著鍋爐負荷變化、送煤粉量的多少,及時調整風量。”
為了生產安全,許文才冒著受處分的風險,在工作期間偷偷對1號爐二次風風速擋板進行操作調整,結果鍋爐真的沒再出現過“滅火放炮”情況。后來,這一技術經驗在全廠得到推廣。
和許文才類似,在當時,許多技術工人憑借自己的經驗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大搞技術攻關和小改革小發明,提高了工作效率。
鍋爐除灰是當時廠里工作環境最差的崗位之一,又臟又累,經常發生燙傷事故。要想確保工人人身安全,就必須解決人工除灰,用機器代替繁重的體力勞動。
為此,除灰工們集思廣益,探索如何用機械代替鐵鍬大錘,實現封閉式除灰,并成立了攻關小組研究具體方案。
沒有制作材料,攻關小組就到廢鐵堆里淘“寶貝”。那段時間,工人們下了白班不回家,經常干到晚上12點鐘。他們自己設計,自己焊接,試驗不合適、有問題了就拆下來,重新修改再試。反反復復多次拆裝,碎渣機終于試驗成功,工人們徹底甩掉了鐵鍬大錘。
就這樣,憑借著智慧和經驗,建設者們實現了一項又一項技術創新,為熱電廠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河北日報記者 王思達)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