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運行滿三個月。開市以來,市場整體運行平穩(wěn),交投活躍度提升,后備陣容有序擴容。
記者從北交所官網統(tǒng)計數據獲悉,截至2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84家,總股本123.49億股,總市值2254.55億元。
今年2月份,北交所公司將進入集中解禁期,相關影響也成為市場關注點之一。
據了解,本次大規(guī)模解禁是2020年7月27日精選層首批32家掛牌公司股東鎖定期在原12個月上額外延長6個月所致,大市值公司的首發(fā)原始股東限售股份集中解禁是造成此次解禁市值規(guī)模較大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2月份北交所涉及解禁的上市公司有21家,占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森萱醫(yī)藥、貝特瑞和長虹能源在內的多家公司的原始股東限售股份解禁,在解禁市值中的占比超過60%。同時,從涉及解禁的公司整體看,大多數公司當前市值較上市時獲得不菲漲幅,二級市場上部分投資者擔心老股東可能會在股票解禁后逢高減持。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認為,從市場環(huán)境看,近期市場進入震蕩調整,整體人氣相對低迷,此時減持未必會取得最大收益。同時,此次解禁公司大多是前期精選層首批掛牌公司,其盈利能力較強、業(yè)績兌現(xiàn)情況較好,從長期來看,這些公司的景氣度向好趨勢不改,在這個時候選擇減持也并非最佳時機。
記者了解到,從減持流程來看,根據北交所規(guī)則,限售股解禁的,公司股東需事前辦理解限手續(xù)并在解禁日前3個交易日披露解禁公告,如果不履行完手續(xù),解禁股份不能上市交易。同時,股東如果要賣出還需“預披露”。根據規(guī)則,5%以上股東及董監(jiān)高集中競價減持需至少提前15個交易日預披露。擬在3個月內減持超1%的,還需提前30個交易日預披露。減持預披露的制度設計可以給中小投資者足夠的時間“搶跑”,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
此外,根據北交所規(guī)定,北交所持股10%以上的股東及控股股東的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遠遠短于創(chuàng)業(yè)板和科創(chuàng)板36個月的鎖定期限。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A股公司長期的歷史經驗表明,可將股份解禁作為一個觀察產業(yè)資本的指標來識別公司價值,特別是關注那些有追加承諾延長限售期的公司。從長期而言,建議投資者關注北交所公司業(yè)績增長的確定性及“專精特新”屬性,尋找能持續(xù)成長的公司,以獲取長期投資回報。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