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歲的巴桑次仁曾是廣州“西藏班”的第一屆學生,十多年過去,他已經成了一名“西藏班”的老師。當他的同班同學紛紛回到西藏后,他選擇留在這里成為一名“新廣州人”。
(相關資料圖)
巴桑次仁表示,廣州是一座有大愛的城市,這些年他在這里遇到了許許多多的“貴人”,而他也會繼續在廣州拼搏,不斷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巴桑次仁
初到廣州“醉氧”
學成后決定留下來發展
對于已經到廣州十多年的藏族老師巴桑次仁來講,他初來廣州的第一印象和不少藏族學生一樣——熱,而且還有些“醉氧”。
據了解,原廣州衛生學校2010年開始承辦“西藏班”內職班,主要招收西藏的藏族學生,還有小部分青海的藏族學生?!拔沂堑谝粚梦鞑匕嗟膶W生,當時招的學生既有初中畢業的,也有高中畢業的。”巴桑次仁回憶,當年班上48個學生當中有7個高中畢業的學生,他是其中之一。
他告訴記者,自己家鄉是西藏日喀則,許多同學和他的剛開始的感覺一樣,不大適應廣州的氣候和飲食。巴桑次仁說,因為廣州屬于低海拔地區,當年他剛從西藏來到廣州會有些“醉氧”的感覺,白天也會覺得有些昏昏沉沉的,身上也會由于天氣潮熱而起一些紅疹子。
“醫學專業在西藏還是很緊缺的?!卑蜕4稳矢嬖V記者,在他來廣州學醫前,家中的哥哥、嫂子都已經學成回到家鄉做起了醫生,因此建議他也報考醫學專業?!鞍凑赵浀挠媱?,我將來也會和哥哥嫂子一樣,在廣州學醫之后回到家鄉,成為一名當地醫院的醫生?!?/p>
“我是2016年大專畢業的,當時在廣州一家醫學檢驗機構工作了近一年?!卑蜕4稳矢嬖V記者,在他畢業后第二年,母親就因為雙肺感染而住院治療。之后,他辭去了工作去醫院里照護了母親半年多。“但深思熟慮之后,我還是選擇回到廣州繼續深造?!?/p>
巴桑次仁坦言,讓他回到廣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母親的肺部感染比較嚴重,也需要到海拔低的地方進行休養,才能對于身體恢復更加有利。
另外一點則是他覺得,廣州是一座有大愛的城市,“從我剛來廣州到現在,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貴人’。”
巴桑次仁(中)和學生們外出活動。
當“知心大哥哥”
讓學生更了解、適應廣州
“我是2019年來到這所學校,當時他們正在招聘西藏班的輔導員老師。”巴桑次仁說。
據了解,2017年原承辦“西藏班”內職班的廣州衛生學校由中職學校升級為大專院校,由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敖影簟睆V州衛生學校承辦內地西藏中職班,招生名額及生源由教育部統籌安排,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招生主要是青海的各族學生(以藏族學生為主,還有漢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學生),主要招的是衛生護理、驗光等專業。
來到這所學校,看到同樣來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學生,巴桑次仁回想起自己剛來到廣州時的樣子?!拔幕偷赜虻牟町?,令兩地的學生并不是非常了解彼此家鄉的情況?!卑蜕4稳收f,學校開展“結對子”令雙方對彼此的文化和風俗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當時學校專門招聘藏族老師,一個是出于語言方面考慮,另外一個就是對于藏族的習俗更加了解?!卑蜕4稳式榻B,他挺理解這些孩子,因為他們的一些想法自己當初也曾有過,而當孩子們碰到一些問題時,巴桑次仁也會成為他們的“知心大哥哥”,不斷鼓勵他們繼續學習。
他告訴記者,由于“西藏班”的學生基礎相對差一些,普通話也不太流利,所以學校會組織在周末幫他們將基礎慢慢補回來,一般在一年后,他們也就能夠跟上教學節奏了。
巴桑次仁頗為高興地介紹,學校“西藏班”的升學率還是很高的,能夠達到95%左右,許多學生在讀完中專之后還會選擇繼續升學讀大專。
巴桑次仁介紹,自己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課”,到學生所在的不同班級去看他們上課的情況,然后還要到他們宿舍去了解衛生情況。他說,藏族學生來到廣州后,除了會感覺到熱之外,偶爾也會有些突發情況需要他幫忙處理?!氨热缬械膶W生發燒了,直到半夜挺不住了才會告訴老師,然后才送去醫院?!卑蜕4稳矢嬖V記者,有一次一名學生因為被蚊蟲叮咬得了登革熱,他將學生送往醫院的急診室后還留下來承擔后續的照護工作。
“所以,往往在學生下課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才真正忙了起來?!?巴桑次仁說。
提升自我價值
期待更美好的生活
“在廣州生活多年,我感到這座城市很包容,很有愛。”巴桑次仁說,從求學階段到工作,他接觸到的老師、同事、朋友都非常友善,“他們會帶我去吃廣州美食,給我介紹廣州的文化,帶著我真正去融入這座城市?!?/p>
巴桑次仁表示,廣州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比較好,而最關鍵的是,他感覺留在這里自己的眼界能變得更開闊。他告訴記者,如今他已在廣州結婚成家,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四歲、一個一歲多。由于家庭迎來了兩個新成員,巴桑次仁面臨的壓力也更大了,所以他也正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
“到了明年2月份,我的本科畢業證就能拿到了。”巴桑次仁介紹,在拿到本科學歷后,他也打算繼續深造,為了能更好地成為“西藏班”學生們的“老師”,他打算在今年把醫學檢驗資格證考過,在專業方面也進一步提升。
他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年來當地對教育的重視,從青海到廣州來求學的學生也在漸漸減少,“很多學生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西寧,當地的教育條件也慢慢好起來了?!?/p>
而這對于已經在廣州“扎根”、成為“新廣州人”的巴桑次仁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鞭策?!爸挥胁粩嗵岣咦晕?,才能帶來更美好的生活?!?/p>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