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通訊員 王澤芬
一家老牌機械制造企業能不能成為綠色發展的典范?國企江麓給出了答案。
采用先進科技成果、進行設備改造、改進工藝技術、推廣新工藝應用……一項項舉措充分證實了這家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資料圖】
環保方面的“大手筆”投入,對企業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每年減排化學需氧量10多噸,砂再生工藝的應用每年可減排固體廢物5000余噸,可實現中水回用20多萬噸/年。
“江麓的‘綠色’故事,要從借力環保硬科技,提升環保軟實力說起。”6月6日,江麓集團安全環保部環保室負責人肖菊芳,領著我們走進廠區。路上,她自豪地告訴我們,近年公司在環保方面特別舍得花錢,引進不少先進裝備和生產工藝,“看似一次性投入很大,但效果很明顯?!?/p>
和傳統的機械制造企業不同,走進江麓集團廠區,如同走進了花園:干凈整潔的地面、豐富的黨建文化長廊、各種高大上的環保設施運轉不歇。
肖菊芳介紹,過去企業在鑄造、鍛造、表面處理、切割下料生產環節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現象較為突出。近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企業把綠色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行清潔生產、減排降碳工作。
“僅熱處理車間,我們就安裝了8臺多氣氛爐煙氣治理爐、8臺井式熱處理爐和1臺淬火油槽,新建成或升級改造4套涂裝廢氣處理系統,實現了廢氣凈化?!?肖菊芳告訴我們,除了對廢氣采取“零容忍”態度外,他們還引進了包括有色鑄造工序有機廢氣治理、砂再生循環利用在內的10套先進環保設備,采取分類收集、分別處理的方式解決粉塵、廢氣問題。如今,企業廢氣排放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在此基礎上,公司應用新工藝,加快綠色制造技術推廣。近年先后淘汰了汽油清洗、發泡、塑壓加工等產生大量揮發性有機物的傳統工藝,以及氰化電鍍、手工噴砂、燃油加熱爐等落后工藝或設備。針對噴漆生產線治理,通過催化燃燒熱空氣,對熱量二次回收,達到處理效果的同時還實現了節能。全面實施堿性掛鍍鋅技術,企業年減少氰化物使用量100千克以上、含鉻廢水排放2000噸以上。
同時,為降低污水排放,企業累計耗資3000多萬元建設綜合污水處理系統和中水回用系統,現在企業綜合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3000噸/天,減排回用外排廢水,外排水量持續下降,每年減排化學需氧量10多噸,從源頭上控制了水污染環境風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p>
肖菊芳表示,江麓集團作為湘潭的老牌國企,將始終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其中,力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