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個公共數據運營產品完成交易

2023-05-11 10:29:21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性生產要素。5月10日,廣州首個公共數據運營產品“企業經營健康指數”在廣州數據交易所順利完成交易,標志著廣州在探索公共數據運營模式、釋放公共數據潛能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多方參與,建立數據合規開放機制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我國公共數據占數據總量的比重達70%-80%。作為國內數字經濟大市,廣州擁有海量公共數據資源及豐富應用場景。為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圍繞“公共數據多源供給、數據價值多維開發、數據流通安全可控”的目標,率先將公共數據以授權運營產品形式進場交易,推動公共數據產品合規出域,大力促進數據要素合規流通應用,有效兼顧數據共享開放與風險監管,努力探索公共數據運營的“廣州模式”。

據介紹,“企業經營健康指數”以普惠金融為應用場景,將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住房公積金等政府部門掌握的企業經營數據進行隱私保護計算后,加工形成數據產品,經合規審查登記后進場交易,為金融機構發放信貸產品提供融資信用支持,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效用最大化。

“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住房公積金數字化發展,這個目標與廣州市公共數據運營試點一致,都是為企業提供更優化便利的服務。這次我們為這個公共數據產品提供了兩項數據指標。”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中心將繼續配合試點工作,共同促進政企數據融合應用,為中小微企業融資貸款強化支撐,提升貸款可得性。

全程監管,做好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我們通過多元化開放開發,淡化數據所有權,強調數據使用權,為新型數據商和公共數據運營機構等參與方‘松綁’,不斷提高數據產品質量和數據交易的活躍度?!睆V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企業經營健康指數”交易過程中,省、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等數源單位作為數據資源持有者,負責向公共數據運營機構提供經安全計算技術處理后的密文“計算因子”;公共數據運營機構則以密文“計算因子”為基礎,結合特定算法進行融合計算,獲得輸出計算結果的新數據持有權;數據商將上述新數據進一步開發成進場交易的普惠金融數據產品,獲得最終數據產品經營權。

如何確保公共數據合規使用?在公共數據運營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省、市政務數據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全流程監管產品“供給、加工、交易”。同時,原始數據經加密隱私計算后形成的數據產品必須通過省合規委員會審查后,才能在廣州數據交易所上架交易。最后,在多方安全計算技術支撐下,數據產品以計算結果形式出域,為數據安全規范流通提供屏障,有力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例如,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了可信流通平臺,為本次信易貸場景中使用多方公共數據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技術條件,有力支撐了“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使用可控可計量”的公共數據流通交易新范式。

以數為媒,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

如何讓公共數據運營產品匹配市場主體需求?據介紹,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會同相關部門及機構開展了深入調研,充分評估了金融服務領域需求,以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為切入點,采取數據產品“定制化”供給模式,將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數據、社保繳存數據以及商事經營數據3大類共計12項公共數據資源最終轉化為“企業經營健康指數”。

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則通過持牌征信機構獲取企業經營健康指數,并將指數轉化為融資信用,研判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為企業發展與創新保駕護航,助力廣州優化營商環境。

“在信貸業務應用方面,企業經營健康指數產品提供了更加全面、客觀、權威的企業評估數據,從而提高了貸款風險管理能力和貸款決策的準確性,同時為小微企業提升了貸款速度。”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傳統的方法,企業提出貸款,銀行到現場進行實地調查、收集相關數據,然后再分析判斷、發放貸款,整個流程最快也要1-2周時間;現在企業在網上提出申請、提交授權,只需要1分鐘,企業就能申請到貸款了。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通訊員穗政數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