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廣州推進文明創建常態長效

2023-04-17 09:34:42    來源:大洋網    

冒雨維持路口交通秩序。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縮影,不僅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折射市民文明素養,還關乎市民出行安全。近年來,廣州多措并舉提高路口路段交通守法率,優化完善交通設施促進文明習慣塑形,精準宣教“滴灌式”培育文明交通理念,努力為廣大市民營造文明舒適、和諧暢通的出行環境,不斷提高羊城文明交通程度。


(相關資料圖)

廣州摩電頭盔佩戴率均超過91%

交通陋習“小問題”?大隱患!在持續推進的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中,廣州嚴查各類影響交通安全與暢通的違法行為,全力凈化道路交通環境。

“我們通過‘重兵’把守、多級督導、精細管理來提高守法率。”廣州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交警建立三級督導工作機制,對全市重點路口上下午高峰秩序進行全覆蓋督導,并對督導中發現存在問題的路口進行“回頭看”,積極推動路口秩序整治。

在加大對影響交通出行各類交通頑疾的查處力度方面,以主次干道機動車違停整治為例,自今年2月15日起,廣州交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依托羊城鐵騎巡管執法、電子警察拍攝等科技手段,嚴管機動車違停行為。結合廣州實際,交警部門已于3月24日起將全市機動車違停嚴管路段優化調整為1110條,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與此同時,廣州繼續鞏固全市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成效,以11個區、176個鎮(街)為基礎的網格化整治機制實體化運作,會商、考核、通報、督辦等機制常態化運作;持續開展摩電生產、銷售、供油、停放、營運等環節綜合治理。自2021年11月起實行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電動自行車上牌逾320萬輛。

為了加強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管控,交警部門全面加強守點巡邏管控,嚴厲打擊闖紅燈、逆行、無牌等突出交通違法。據統計,2022年,廣州交警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同比上升32.43%。隨著“安全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截至2023年3月底,廣州摩電頭盔佩戴率均超過91%。

優化完善設施帶動羊城文明交通

設置階梯式停車線、調整車道功能、優化路口信號控制方案……不久前,荔灣區東漖南路婦幼醫院對出路口實施“雙微改造”后,避免了掉頭車輛與直行車輛和過街行人、非機動車的沖突,交通秩序持續向好。

交通設施是否完善,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2018年以來,廣州交警積極開展全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調研、排查、完善工作,全力為文明、和諧、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做好基礎設施保障工作。

“我們不斷探索交替通行、車道瘦身、借道左轉、信控優化等各類交通微改造措施,堅持打好‘交通效益最大化+文明習慣塑形’的組合拳。”廣州交警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全市實施“雙微改造”的點位已超100個。廣州最大限度統籌優化道路資源,規范行車秩序,以“微改造”實現道路資源“大優化”,帶動羊城交通“大文明”。

交警在維持交通秩序。

逐步引導駕駛員養成文明的行車習慣

在交通出行流量高峰期,車輛在車道數減少的路段或匝道處互相搶道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通行效率,更易引發交通事故,引發更嚴重的擁堵。對此,廣州交警通過采取拉鏈式“交替通行”的控制模式,有效規范行車秩序,逐步引導駕駛員養成文明禮讓的良好行車習慣。

廣州在越秀區東風路解放路高架車道合流處設置潮汐車道結合交替通行的控制模式,引導解放路高架雙向上橋位“2變1”車道的車流交替有序通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搶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擁堵。不僅如此,廣州交警還在林和西隧道北往南入口、珠江東路-黃埔大道路口南往東方向、東風東路-先烈南路高架兩邊上橋位等中心城區20余個點位推廣設置此類措施。

執勤民警告訴記者,令人欣喜的是,微改造實施后上述點位的通行秩序有了看得見的變化。“正式執法前,有近五成司機經過上述點位時有‘不禮讓’的行為,而現在近九成的司機會主動剎車,禮讓旁邊車道的車輛。”

2022年,廣州推動建設改造非機動車道超過500千米,中心城區路口聯網聯控率提升至85%,打造精細化管理示范路口20個、示范路段10個,完成人民橋等“雙微改造”點位27個,設置停車讓行區34個、內輪差警示區336個,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精準宣教“滴灌式”培育文明交通理念

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廣州交警圍繞“騎行安全”為廣大中小學生奉上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瞬間重現”碰撞實驗結合特技表演,形象講述騎行非機動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寓教于樂地讓學生們向交通陋習說“不”。

這是廣州精準宣教“滴灌式”培育文明交通理念的一個縮影。今年3月23日,“廣州大篷車嘉年華巡回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南沙黃閣鎮大井村麒麟廣場舉行。該活動結合廣州實際情況,重點強化對農村、城郊地區一老一小、務工務農人員、“兩客一危一貨”企業及駕駛人、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的交通安全教育,旨在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我們希望通過在農村地區常態化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文明守法出行的意識,讓大家牢記‘每個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廣州交警介紹,大篷車隨開隨走,還有著一整套可拆卸、便攜式、沉浸式的“線下體驗營”裝置,集安全宣講、文藝表演、場景體驗、互動游戲、知識問答、電影下鄉等功能于一身,就如一個交通安全宣傳“百寶箱”,成為傳統農村宣傳方式的有效補充。

接下來,廣州交警將通過這種大篷車送交通安全宣傳服務下鄉的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巡回開展,針對不同人群適當調整活動形式,宣講+體驗活動相結合,每月開展不少于2場。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廣州多措并舉為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其中,在深化農村宣傳陣地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推進1013個行政村建成“一欄、一牌、一站”,在國省道沿線完成8個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創建。

“每個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參與者,每個人都是文明交通的踐行者,文明出行需要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努力與付出。”交警部門表示:“我們希望每一位交通參與者養成自律駕駛、文明出行的好習慣,攜手共建文明、安全、暢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只有文明守法,才能平安回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穗文明、交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