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科學知識種類繁多、深奧難懂,怎樣才能讓廣大公眾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4月12日,主題為“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的2023年廣州地區科普講解大賽白云區預賽在廣州市白云區圖書館開幕。該大賽由廣州市白云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白云區教育局、白云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旨在進一步提升廣大公眾科學素質,厚植白云區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協同發展土壤。
【資料圖】
此次大賽吸引了區內高校、中小學校、科普基地、醫療機構等單位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共計32名選手成功突圍并參與本次預賽。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本次預賽共評出青少年一至三等獎3名,成人選手一至三等獎7名。以上10名選手將代表白云區角逐市半決賽、總決賽。
講解內容涵蓋廣,“達人”演繹手段多
比賽現場,選手們根據“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進行自主命題講解,講解內容豐富廣泛,緊貼時事關注熱點,涵蓋了衛生健康、垃圾分類、環境保護、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選手們用幽默、通俗的語言將各類科學知識娓娓道來,向觀眾和評委揭開科學世界的神秘面紗。
在限時4分鐘的科普講解中,選手們運用多媒體、實驗道具、情景演繹等多種手段,把深奧難懂的科普知識講解得深入淺出、妙趣橫生,讓科普變得親切易懂,拉進了現場觀眾與科學世界的距離。
來自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吳毓儀以植物醫生角色開展《大樹今年幾歲了?》植物醫生學堂,向現場觀眾和評委展示樹木年輪圓片道具,介紹給古樹名木做針測儀測定法、年輪鑒定法等“體檢”方法去確定樹齡。
廣州環投永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輝則以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垃圾”第一視角,現場演示垃圾通過燃燒發電小實驗,探秘回收之后的生活垃圾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可利用的清潔能源、產生的殘渣經過加工形成環保磚塊、垃圾滲瀝液經過凈化處理后轉化成可排放、可使用的生活用水。
新增青少年組別,展示獨特科學視角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賽新增了青少年組別,選手年齡跨度在8-15歲,年紀雖小卻都自信從容。他們通過自身對科學知識的鉆研與積累,展示獨特的科學新視角。
來自白云區廣大附中實驗中學覃子洋同學通過引入神州十三號飛船從浩瀚太空“出差”帶回來的四川水稻、大明綠豆等農作物種子熱點話題,向現場的觀眾揭秘太空育種奧秘,探秘太空育種技術,通過太空育種的農作物如何“變身”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白云區白云外國語小學的林思齊同學以《認識鯊魚,保護海底動物》為主題,以生態鏈最頂端的海洋生物——鯊魚家族中最可怕的大白鯊為例子,從大白鯊撕碎獵物的3000顆牙齒不像人類的牙齒只能替換一次到其對維護生態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呼吁人們要加強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白云區科普講解大賽預賽作為白云區科技活動周的重點示范活動,已發展成社會影響廣泛、公眾參與熱烈的重要科普工作品牌,成為白云區科普工作者學習、交流和展示的良好平臺,并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科普講解員和科普講解志愿者。”白云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黃月霞表示,希望有更多青少年參與科普講解,體驗當中的快樂和意義,點燃科學夢想的火把,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厚植科學普及與創新的土壤。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李暉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