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牙齒護理這7個常識要知道 快來看看吧

2022-11-07 08:31:21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一口好牙不僅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而且也能省下一大筆費用。補齲齒、牙髓治療、種植牙等價格很是昂貴,所以呵護好牙齒很關鍵。每個人都要了解護牙的幾個常識,輕輕松松擁有一口好牙。

關于牙齒護理需了解哪些?

1、保護牙齒從娃娃抓起

雖然6個月的小寶寶還沒有長牙,但也要做好口腔清潔,用紗布蘸取清水,慢慢的擦洗口腔黏膜以及牙齦,能防止口腔炎癥。大約兩歲左右就能用兒童專用的牙刷和牙膏,及時做窩溝封閉或涂氟,能預防齲齒。

2、選擇假牙或牙刷時不能貪圖便宜

質量差的牙刷刷頭、刷毛硬,非但無法更好的除菌,而且可刺激口腔黏膜,長久下去可增加癌變風險。質量差的假牙也是如此,因此不能貪圖一時便宜,應選擇正規醫院佩戴合適的假牙。

3、喝完飲料后及時漱口

碳酸飲料中含太多酸性物質,可直接軟化牙釉質,使得牙釉質逐漸變薄,易造成牙齒脫礦,所以喝完飲料后必須用清水漱口,20~30分鐘之后再刷牙。

4、牙齒疼痛不能拖

牙齒疼痛不能一拖再拖,因為口腔疾病可連累全身重要器官,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為牙周炎而誘發糖尿病、中風和急性心梗等。一旦出現牙痛應及早就診,不僅能控制病情發展,而且也能減少治療費用。

5、用力刷牙可損害牙齒

刷牙太用力非但不能刷得更干凈,反而會磨損牙釉質,導致牙齒敏感、牙根暴露等,特別是橫向刷。刷牙時需借助手腕力量,并不是利用手臂。

6、家人不能共用牙膏

家庭成員共用一根牙膏,可增加細菌傳播風險。由于口腔中寄生太多細菌,刷牙僅僅能去除殘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或細菌,根本無法解決細菌滋生問題,細菌有可能在牙刷毛上附著,從而增加感染風險。

7、睡前刷牙很關鍵

早晨和睡覺前分別刷牙一次,能縮短食物殘渣在口腔停留時間,減少食物殘渣在口腔中發酵,減少細菌繁殖。

溫馨提示

即使天天刷牙也無法阻止牙菌斑或牙結石生成,所以每隔6~12個月洗牙一次,能去除牙結石,防止牙齦萎縮,避免牙周疾病惡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掉了一顆牙齒也要及時修補,不能一拖再拖,以免破壞口腔內環境,甚至造成全部的牙齒脫落。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