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看點: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將開展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

2022-11-05 08:37:25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11月4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開展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廣州南沙新區將更好探索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式啟動試點工作。該方案也是在《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出臺后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出臺的專項方案。爭取到2024年,南沙新區在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先進典型經驗,打造信用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南沙樣本”。

南沙新區將打造“無證明自貿區”

根據方案,廣州南沙新區將圍繞構建事前事中事后信用鏈條、打造信用應用創新場景、創新推動跨境領域信用建設、促進信用服務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夯實信用基礎設施建設等5個方面20項任務。


(資料圖)

南沙新區將深入推行信用承諾制,打造“無證明自貿區”,創新信用監管營造“無事不擾”環境,構建完善信用獎懲機制等,從而構建事前事中事后信用鏈條,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案明確將最大限度取消、調整本層級規定的證明事項,深化“信即辦”審批模式改革,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即到即辦。同時,制定出臺信用評價辦法,試點開展行業領域信用評價,實現信用評價可視化、信用預警動態化。推行信用風險分類智慧監管模式,探索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指標體系,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深度嵌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企業實行靶向抽查、差異化監管。以“信用+風險”稅務監管為基礎,根據納稅人動態信用評價情況實施差異化管理和服務。

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港澳青創產品

信用應用如何打造更多創新場景,同樣是此次方案聚焦的重點。方案明確,創新“信用+融資服務”互惠模式、建立“信用+安全生產”激勵模式、構建“信用+供電”專屬服務模式、創建“信用+綠色發展”投融資試點、優化“信用+消費投資”發展環境、打造“信用+文化旅游”新場景。

例如,為實現 “信用+融資服務”模式,南沙新區將完善“信易貸”產品功能和服務,設立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出臺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辦法,共同建立多元化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緩釋和共擔機制,促進金融機構“能貸敢貸愿貸”,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信貸獲得水平。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港澳青創產品,給予信用、抵押等多方式融資支持,便利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就業創業。此外,“信用+文化旅游”方面,將實施“信易游”守信激勵應用場景,對符合條件的誠信主體給予旅游景區、酒店等消費領域的優惠激勵。

探索依法有序開放數據推動信用數字經濟發展

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是《南沙方案》中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此次方案也明確創新推動跨境領域信用建設,支撐開放門戶樞紐高水平建設。

方案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全球溯源中心,塑造以價值為導向的國際貿易生態鏈,構建“源頭可溯、去向可查,風險可控、責任可究,守信便利、失信懲戒”的進口商品安全監管和服務體系,發揮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效能,實現全球溯源體系生態運行機制下新型信用監管與應用的落地運行。

而在跨境信用合作方面,方案提出采用“協會+制度+標準”方式,組織境內外信用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發起成立首個跨境信用促進會。在國家法律法規框架下,探索推動信用產品跨境轉化互認。除此之外,方案還提出要優化進出口信用管理和強化離岸貿易誠信優質企業培育。

方案提出,在南沙新區加快推進信用智慧化建設,促進信用服務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在創建產業園區信用示范試點方面,南沙新區將以國家級孵化器廣東醫谷產業園為試點,以園區“信用管家”服務為主線,以落地系列“信易+”應用場景為激勵手段,以信用數據有效流通為創新試點,充分發揮信用資源在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的作用,加強企業信用信息融合應用場景創新,探索推動園區產業數據要素跨區域、跨層級合作,提高園區服務企業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園區政策、金融和信用等資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方案還提到,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探索依法有序開放數據,積極推動信用數字經濟發展,促進信用數據應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對改革創新中因缺乏經驗等出現的失誤可酌情免于問責

為夯實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提出在完善信用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上,優化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支撐能力,推動南沙與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并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區塊鏈+信用報告”功能上線應用。在深化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臺建設上,探索在建筑施工、物流、來穗人員管理等領域,構建“可信身份認證+信用”的“可信碼”,實現亮碼通行,誠信服務。

此外,方案鼓勵要試點建設要敢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形成示范效應。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專門提出要建立創新容錯機制。對試點工作尤其是改革創新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可以酌情免于問責或減輕問責,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營造勇于改革創新、鼓勵干事、合理容錯的良好環境,為試點工作提供強大動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徐雯雯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