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園林工人正在粉碎樹枝等園林綠化垃圾。(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 攝)
日前,在湖湘公園綠廢處理場,隨著樹枝粉碎機啟動,一根根修剪下來的樹枝及落葉被粉碎成碎屑。這些不起眼的碎屑再堆放一個月時間進行發酵后,就能變廢為寶成為有機肥料,為明年春花盛放做準備。
這些年,隨著湘潭城市綠化覆蓋率逐年上升,綠化養護面積不斷擴大,由此產生的樹枝、落葉等園林綠化垃圾越來越多。“過去,園林綠化垃圾一般是填埋、焚燒以及廢棄,但處理周期較長,還占用了大量土地。如今,我們通過一種新的處理方式,做到了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可提高生態效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市風景園林中心管理科科長游志宏說。
“每個月我們公園大約會產生10噸園林綠化垃圾,通過粉碎發酵后,最終能產出5至6噸肥料,再經過發酵后就變成了有機肥,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使用。”湖湘公園管理處主任周建良介紹,今年8月,這些“自產”的肥料作為園林基質用于錦源廣場的土壤改良,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這才有了金秋時節百草盛開的美麗景象。
“園林綠化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機基質,它既可以作為肥料使土壤疏松,讓苗木成長更加迅速,也可以作為有機覆蓋物。”市風景園林中心科研所所長肖斌介紹,在城市園林養護過程中,他們會在行道樹表面鋪上一層有機覆蓋物,這些有機覆蓋物就是樹枝等轉變而來,不僅顏色好看,還具有調節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等作用,實現了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
據了解,湘潭市每年可產生1500噸園林綠化垃圾。目前,湘潭市已將園林綠化垃圾納入《湘潭市垃圾分類工作管理辦法》進行考核,編制了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專項規劃方案,將根據城市園林綠化垃圾的產生量、分布特征和發展趨勢,合理布局園林綠化垃圾分類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讓園林綠化垃圾真正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