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車博主@常巖CY稱,由于眼睛較小,在使用小鵬汽車輔助駕駛功能(NGP)的過程中,總被車載DMS(DriverMonitorSystem,駕駛員監測系統)判定為“使用輔助駕駛時,頻繁分神”遭到警告。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回應表示,會處理該問題。同時小鵬汽車官方微博也做出了回應,表示自動駕駛產品同學連夜收到優化需求。
雖然該事件看似幽默,但其中關于自動駕駛的安全和對個人隱私的使用,卻引發熱議。
他常常被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誤判
汽車博主@常巖CY說,不光是小鵬汽車,因為眼睛小,他常常被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誤判,不住地發出提醒。
常巖說,他最早使用的高階輔助駕駛系統是特斯拉的Autopilot,這套系統目前還是靠方向盤監測駕駛員的,因此相安無事。
而在2018年去美國試駕通用SuperCruise的時候,他發現無論是紅外還是攝像頭,只要開始監測眼睛,就會判定過度疲勞。
隨后,常巖又使用過很多品牌的輔助駕駛系統,截至目前沒有一個能夠過關,小鵬P7會提示他在開車睡覺;嵐圖FREE會在冬天為了讓他“別困”而打開冷風。
至于蔚來ET7,因為一開車就監測到他疲勞和走神,因此這項功能被他直接關了。
DMS是啥?主要是監測駕駛員行為
車載DMS主要是對駕駛員進行疲勞、分神以及危險駕駛行為的監測。當出現異常駕駛行為時,實時警報和視頻上傳。
以小鵬為例,小鵬汽車鄭州熙地港體驗中心的銷售人員介紹說,駕駛員疲勞預警及分神預警功能早已上車搭載,通過車內A柱紅外攝像頭(全局快門的高分辨率紅外攝像頭),可以做到不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對司機的面部做深入分析,可以分析駕駛者行為特征和健康狀態,預警司機疲勞及分神,從而做出分神和疲勞預警,提高駕駛安全性。
“這套系統不是什么稀罕事,也不是只以眼睛大小為判定的。”越野教練劉先生表示,汽車常見的疲勞監測系統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基于攝像頭、紅外線感應器監測駕駛員生理特征,另一類是基于駕駛員操作行為或車輛實時軌跡的監測。小鵬疲勞預警功能是基于視覺方案,也就是需要分析面部的表情,但眼睛大小并非唯一評價標準,眼睛特征、視線方向、嘴部狀態、頭部位置等,這些方面判斷駕駛員的疲勞狀態時都要考慮進去,因此常巖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需要后期的技術分析。
DMS監控應用多隱私問題如何保障
業內人士表示,在搭載L2、L3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中,DMS作為安全提醒的系統,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結合十分緊密,已經被廣泛應用。
2021年,標配有DMS的中國乘用車(不含進出口)新車上險量為54.33萬輛,搭載率為2.66%,但同比增速達228.87%。隨著3D成像、光學鏡頭、紅外攝像等視覺技術,以及AI算法的廣泛應用,DMS功能在輔助駕駛行業的發展助推下,實現持續增長。
不光是智能汽車,還有很多普通的沒有輔助駕駛的燃油車,也會后裝DMS系統。但這種情況一般是一些運營車輛,比如滴滴、物流大巴、渣土車、危險品車等等。
如此大規模在車內用攝像頭盯著駕駛員,引發了不少車主的不安,鄭州新能源車主帖先生就擔憂,自己的個人隱私會因此而泄露。“我在家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方的攝像頭都要遮住,開車反而要被一堆攝像頭盯住?”帖先生覺得很缺乏安全感。
一家智能汽車銷售人員表示,車內攝像頭主要作用就是監測駕駛員狀態,至于是否收集車內談話等內容,她并不清楚。
對此,部分消費者表示,他們認可車內攝像頭能使汽車更智能,但最好還是設置成能關閉可刪除,以保護個人隱私。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表示,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五部門公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執行后,對這方面的隱私保護將有所改進,除此之外,車企也要在醒目位置寫明車內裝攝像頭的目的、使用范圍、攝取的照片和視頻是不是要存儲、存儲在哪里、多長時間銷毀,以充分保證車主的知情權。
網友快評
@膠東打工人:主要是算法的問題,疲勞的識別判斷維度單一了。
@STANder:開個大眼特效收費包,按月或者年來收費。
@蛇仔蛇仔:戴墨鏡怎么辦哪?
@夢想家:我說我的車怎么總提醒我不要疲勞駕駛呢!原來是“嫌棄”我眼睛小。
@菜包一個:少數需求研發會導致成本飆升,嚴重拖垮車企。
@Samsara:不用說算法,讓我評判我也認為快睡著了。
@思承:不停提醒要坐正,我都替司機累得慌。
@我行我素:為特定客戶修改一下靈敏度設置,或車機增加一個眼睛大小的個性化選擇。
@進取清風:這個我覺得需要因人而異,只能學習每個車主的面部特征,調整報警范圍。
@高冷暖陽:車主還有隱私嗎?
@程序猿helloword:能判斷美丑嗎?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