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漫步在河北省正定縣大小鄉村,記者看到一幅幅欣欣向榮的生活畫卷。
近年來,正定縣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與黨建有機結合,并結合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正定縣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共同參與,聚焦農村改廁、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為鄉村建設按下“快進鍵”,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農村改廁帶來新面貌
在正定縣西里寨村村民王秀英家的小院,昔日豬圈連著廁所的“連茅圈”如今已經成了兩間鋪著瓷磚的沖水式衛生間。
“我們村的廁所如今已全部改成了沖水式,給大伙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西里寨村的黨支部書記秦昆昆說。
過去北方農村幾乎家家都是“連茅圈”。2014年,全國農村改廁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正定舉行。正定縣以此為契機,推動全縣農村改廁。廁所雖小,改起來卻并非易事,除了不愿花錢,多年形成的習慣也讓村民對改廁并不“感冒”。“祖祖輩輩都用習慣了,覺得沒必要改,所以開始大家的積極性并不高。”秦昆昆回憶說。
為提高群眾改廁的積極性,正定縣出臺補貼政策,每戶最高可獲補貼1100元,農戶改廁基本不用自己負擔。正定縣還在西安豐村、大寨村等地建起了示范廁所,組織鄉鎮村負責人和施工隊現場觀摩,每個村由村支書帶頭改廁作示范,讓群眾親眼看到改廁的好處。
改造后的廁所干凈、方便、沒有臭味,村民們疑慮盡消,紛紛主動要求改廁。財政補貼、各級配套、專業施工代建,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正定全縣改造農村“連茅圈”23528座。2018年年初,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正定召開,借此東風,正定在全縣域開展“廁所革命”。
正定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科科長鄭永華介紹,接下來將探索以農民主體化、運作市場化、統籌一體化、責任明細化為目標的農村廁所長效管護機制,讓農村“廁所革命”工作不斷深化,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環境整治帶來新生活
近日,在正定縣戰村村南的小公園里,三三兩兩的村民聚在一起閑話家常。“現在村里真是不一樣了,環境好了心情也好。”村民張秀麗告訴記者,這里曾經垃圾遍地、雜草叢生。不久前,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村里的黨員干部與村民一起對垃圾、雜草進行集中清運,并鋪磚修整,建成了這處別致的公園。
今年以來,正定縣按照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理念,拆違建、清垃圾、治污水、推進美麗庭院建設,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正定縣還通過大力推進村民文化廣場、村民活動中心等配套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正定縣西河村,不少村民有了新愛好,就是在村中央新修的健身廣場上鍛煉。“這里以前是廢棄的宅基地,治理后建成了健身廣場,如今是大伙飯后休閑的好去處。”村民康興峰說。
全民參與形成新局面
在塔元莊村,每當天蒙蒙亮,就能看見一群穿著紅馬甲的身影,正在清掃垃圾、鏟除雜草。他們是村干部和“常山紅”志愿者。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塔元莊村不僅有村干部帶頭分包片區進行衛生清理和督導,很多志愿者也自發加入,義務清潔環境。
在正定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重要一環。為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推進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工作,正定在全縣開展了黨員志愿服務日活動。縣領導與全縣各部門、單位和企業的2000余名黨員志愿者走進社區和鄉村,清理雜草、沉積垃圾和衛生死角。正定縣農業農村局還聯合各鄉鎮積極發動群眾參與,組織開展“慢跑拾荒”等一系列活動,讓群眾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主角”,形成“人人動手,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記者了解到,未來,正定縣將繼續堅持重點提升和示范引領,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全域旅游相結合,全面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引導建設現代村莊,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