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年不漲的“元兇”是指數編制?

2020-06-19 08:51:28    來源:投行大師兄 公眾號    

眾所周知,我大A股十年不漲。所謂漲還是不漲,主要是看的上證指數。

無論是A股6124的歷史最高點,還是現在大盤在3000點附近反復橫跳,說的都是上證指數。從上證指數看,確實是10年不漲,穩如老狗。

但我們都知道,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濟是個什么走勢,2019年GDP眼看快破100萬億了。甚至我們在全球也很難找到這么快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經濟噌噌漲,股市趴那不動彈,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最近,這個造成A股十年不漲的“元兇”在終于被揪出來了:指數編的有問題。

上證指數編制方法改革的話題,在兩會的時候再次被提到,現在據說已經進入專家討論階段。

這有點像什么呢?二狗考試總考不好,最后找到的原因是:老師判卷子判的不合理。

01

2000年以來,GDP增長了10倍,上證指數從2000點漲到了3000點,50%的股指漲幅。指數嚴重“失真”,完全沒有反映經濟的增長,因此被長期詬病。

這是為啥呢?首先必須得承認,上證指數這個卷子判的,確實有些問題。問題一:上證指數,只有上交所的股票,天然就漏掉了在深圳證交所交易的那些股票,比如平安銀行(000001,股吧)、萬科、格力電器(000651,股吧)、五糧液(000858)這種我們耳熟能詳的“核心資產”。

曾經的上證指數涵蓋了超過80%的市值,確實很有代表性,但現在隨著創業板科創板的發展壯大,上證指數對應的市值大概只有一半了,而且很多都是“傻大黑粗”公司,用它來作為中國股市的代表,已經很不合適了。

問題二:上證指數采用全市值加權,而不是流通市值加權。

這么算有啥問題呢?A股里有很多國企權重大且股價長期低迷,嚴重拖累指數。其實,股市“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糟”。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這個公司大部分的股份由國家持有,并不在市場上流通,但是上證指數會把整個公司的市值都計算進去。

結果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07年滿倉中石油。中石油上市首日開盤價是48.6塊,對應總市值7萬億,一只股票就占據了當年整個指數25%的比重。

到了現在,中石油市值蒸發了6萬億。請注意,這蒸發掉的大部分市值是不流通的,并不是說投資者們真的虧了6萬億,但是中石油就是因為全市值加權的算法,以一己之力把指數給砸了個稀爛。

另外指數編制還有新股納入過早等等弊端,就不一一展開說了。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和形勢的快速變化,上證指數這個判卷子的方式確實已經過時了,所以要進行指數編制方法改革。

02

很多人覺得把指數編制方法改了,指數上漲了,難道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有紙面富貴嗎?

其實不是的。首先,指數改革能體現國家對資本市場的重視與呵護,從最近的科創板、注冊制推出的效率上,你能感覺到國家真的是特別想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

另外,一個合理編制的指數能夠促進優勝劣汰,優質企業權重上升,垃圾企業權重降低甚至被踢出指數,使得前者更受基金青睞,后者逐漸被市場拋棄(現在因為指數編制的原因,壓根就沒有指數基金肯跟蹤上證指數,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并且,如果指數能夠正確的反映了經濟增長的結果,會反過來吸引更多資金入場,而新進入的資金又會更加推高股價,這就是索羅斯所說的,資本市場的反身性。

跟考試是一個道理,二狗天天努力學習,結果因為判卷問題一考一個不及格,肯定就泄氣了破罐子破摔。但要是分數合理的反映了努力,那就會更促進他學習。

但是,以我縱橫考場多年的經驗來看,考試考的好不好,最關鍵的并不是判卷老師,而是自己夠不夠厲害。

03

疫情期間王者榮耀收入又創新高,一個月收入近百億,這背后悶聲發大財的騰訊在哪上市呢?在香港。

前兩年我一個美國留學的朋友剛回國,我請他吃了頓燒烤,喝了兩瓶啤酒。飯后我打開支付寶要掃碼結賬他非不讓,說務必讓他來支付,因為他在美國從未使用過這樣的支付方式,想體驗一下。中國的移動支付獨步天下,可阿里巴巴在哪上市呢?美國。

目前國內僅次于阿里和騰訊的第三大巨頭字節跳動,據傳也準備赴港上市。一眾互聯網巨頭紛紛出海,京東網易拼多多攜程新東方等等企業,都沒能在國內上市,只剩下些傳統企業窩里橫。

另外,最近瑞幸造假引發中概股危機,眾多中概股選擇的二次上市地點也是香港,而不是內地。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幾個互聯網企業嘛,咱國內三千多家上市公司,不差這幾家。我給你舉個例子吧。

近十年來港股市值增加了9萬億,這9萬億里的40%,都是來源于一家公司的持續上漲——騰訊,說騰訊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港股市場的繁榮都不為過。你說這要在A股,多少游戲宅買股票就能把打游戲花的錢賺回來還有的剩?

最能體現中國移動互聯、數字經濟的一眾龍頭企業都跑海外去了,你說國內的股票指數跟經濟結構能匹配么?

留不住獨角獸,反而讓外資分享了這些優質企業的成長紅利,這個鍋,指數恐怕背不動。

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A股飽受詬病的只吃不拉。股市又不是貔貅,留些已經沒有實際業務的空殼公司在上面,這指數自然就沒法新陳代謝不斷向上了。

咱們每年上市上百家,退市的數量卻都是個位數,是咱的公司質量都這么棒,上了從來不出問題么?很顯然不是。19年管理力度終于開始加碼,退市和暫停上市的數量創紀錄達到了19家。

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對待壞企業還是太寬容了。看看十年長牛的美國:

美國過往十年,退市數量與IPO數量接近,指數成分持續淘洗更新,優質企業得以保留,垃圾公司被淘汰,這也是美股十年長牛的重要原因之一。

A股市場主體沒有優勝劣汰,這個鍋,指數恐怕也背不動。

還有,到這個年代了還頂格60萬處罰,上市以后在資本市場上弄虛作假撈它幾個億,哪管他日后股價一路跌停板?就算被逮進去,幾年后出來又是一條好漢,甚至公司股份都還在。

比如上個月,康美藥業300億財務造假案判罰落地,證監會依法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對康美藥業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主要責任人罰款并市場禁入。

結果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受此消息刺激,5月15日,康美藥業開盤即封死漲停板,上漲4.83%,報價2.82元/股,收盤仍有超過4500萬資金等待追漲,共計近20萬手買單排隊“抄底”。

當然,后續還會有民事賠償、刑事追責,但這證券市場上60萬的頂格處罰,真的早該改了。

造假者未得嚴懲,守法者成了傻老實,這個鍋,指數恐怕還是背不動。

04

股民苦指數久矣,指數編制方法落伍了、不科學了,確實應該改革。

但說到底,指數只是一個表征。真正重要的,是已經一路成長為中國經濟壓艙石的一個一個上市公司,以及一套科學合理的玩法規則。

指數不該被冤枉,A股十年不漲的鍋真不該讓指數背。

美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有200年的時間,中國才剛30周年。最近科創板、注冊制奔涌而來,希望指數編制改革,能成為A股長牛的第一步。(作者 遲騁)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