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農只因同名竟成被告 檢察監督解“烏龍”

2023-08-09 22:25:40    來源:揚子晚報    

莫名成了被告,名下的銀行賬戶也被凍結,給就醫、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近日,經江蘇省興化市檢察院依法監督,鹽城市濱海縣的嚴某終于擺脫了近30萬元莫名債務,生活重回正軌。“檢察院不僅幫我解凍了銀行卡,還為我申請了司法救助金,太感謝了。”日前,嚴某對檢察官表達感激之情。

72歲的嚴某一直在家務農,自2019年被確診尿毒癥后需定期透析治療。今年2月,他就醫時得知其用于醫保結算的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無法結算費用,到法院打聽才知道,自己被房某起訴,并輸了“官司”。


(相關資料圖)

不認識房某,更沒有向他借過錢,卻莫名其妙地成了被告,這讓嚴某一頭霧水。他努力回想,才想起幾個月前自己確實收到過法院寄來的應訴文書。雖然明知被錯誤起訴,但因為確信沒有相關的借款事實,嚴某沒有理會涉訴情況,也沒有向法院反映被錯列為被告的事實。

在立案環節及法庭調查環節,法院多次向原告確認被告身份。因嚴某未按時應訴,今年1月,法院缺席審判,判令嚴某向房某償還借款25.7萬元及利息。由于房某申請了財產保全,案件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后,嚴某名下的銀行賬戶被凍結。

今年3月,嚴某向法院所在地的興化市檢察院反映被錯列為被告的情況,并申請監督。受理案件后,考慮到嚴某的身體狀況,承辦檢察官視頻連線嚴某、聽取其訴求。與此同時,檢察官還調閱了案件卷宗,確認起訴書中所列被告確實是嚴某。

明明沒有借錢,卻被當成被告,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為進一步查明緣由,承辦檢察官立即聯系原告房某,并提供了嚴某的近照供其辨認。房某這才發現起訴錯了人。后經房某確認,借款人實際是與嚴某同名的、籍貫為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的嚴某。

原來,2018年,響水籍嚴某為做生意向房某借款40萬元,到期沒能全部償還。房某只知道借款的嚴某是鹽城人,便委托律師查詢該嚴某的身份信息,錯將濱海縣的嚴某當成了借款人。由于濱海縣的嚴某未能應訴,法院反復向原告房某確認被告身份后,根據房某提供的借條等證據,判令濱海縣的嚴某承擔還款責任。

真相水落石出。今年3月23日,興化市檢察院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3月29日,法院采納再審檢察建議,依法啟動再審程序,裁定中止對原判決的執行。

因身體原因不便長途出行,嚴某一直沒能主動向法院遞交解除保全申請,銀行賬戶也一直處于凍結狀態,這給嚴某看病就醫帶來不小的麻煩。4月25日,興化市檢察院向法院發出訴訟保全執行監督檢察建議,建議依法解除訴訟保全執行措施,解除對嚴某銀行賬戶的凍結措施。5月11日,法院依法采納檢察建議,嚴某的銀行賬戶恢復了正常。

辦案過程中,承辦檢察官發現,嚴某因長期患病就醫,經濟壓力大。又因銀行賬戶被凍結,只能借錢治療,生活陷入困境。檢察官遂將該案線索移送控申檢察部門辦理。日前,興化市檢察院控申檢察干警到濱海縣嚴某所在村村委會、嚴某家實地走訪,核實其因案致困情況,并幫助嚴某申請了司法救助金,以緩解他的燃眉之急。

通訊員 盧志堅 趙苗 王同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盛媛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