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驚蟄不太“驚蟄”,初雷早已響過,未來幾天只有弱降雨

2023-03-06 16:41:55    來源:大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今天開始是驚蟄節氣,常年驚蟄廣州降雨量比前兩個節氣有所增加,響雷也是常有的事。今年驚蟄節氣,似乎降水稀少,而今年第一聲雷聲早就響過了。

每年的公歷3月5日左右,太陽運行到黃經345°時為驚蟄節氣。此時春雷響動,氣溫回升、土壤解凍,經過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蟄”有小動物藏起來的意思,古代人們認為鉆到土里過冬的動物,是被雷聲震醒又鉆出來活動的,所以叫驚蟄。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民間也流傳許多有關驚蟄節氣的天氣諺語。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鸧鹒,(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從氣候上看,驚蟄處于冬春季節交替時期,東亞高空環流發生顯著變化,沿海大槽已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尺度減小,移動性明顯。槽脊東移時,北方地區會交替出現移動性高、低壓,影響江淮地區的冷暖氣團比較活躍。受其影響,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并會出現初雷雨或連續陰雨。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驚蟄節氣全國春雷地圖看,“驚蟄始雷”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吻合。常年驚蟄期間,江南大部、云南大部、貴州南部、重慶中部、華南北部等地雷響頻繁,平均雷暴日數在2天以上,湖南、江西的部分地區可超過3天;最符合“驚蟄始雷”的是長江流域,合肥、福州、廣州、南京、杭州、上海等不少地方都在此時節迎來初雷。

而在北方大部地區,此時還鮮有雷鳴,二十四節氣發源地黃河流域,雷聲一般在3月末甚至更晚時才出現。

今年廣州初雷響得早,早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花都、白云網友報料聽到了雷聲。根據廣州氣象監測數據統計,今年初雷(2月5日)為近10年的第二早。

驚蟄節氣的廣州,常年平均氣溫較雨水節氣回升1.4℃,達到17.9℃,逐步接近夏天。常年驚蟄雨量有所增多,日照時數下降,但今年估計晴暖才是主調。氣象臺預計,3月7日,廣州天晴干燥,最高氣溫26℃左右。3月8日-11日,云量逐漸增多,氣溫繼續升高,晝夜溫差減小,早晚仍有輕霧或霧,能見度較差。3月12日-13日,受新一股冷空氣影響,廣州氣溫下降并可能伴有弱降水。3月14日-15日,氣溫回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