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中國酒業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8月18日啟動的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展開的反傾銷調查進行回應,其表示目前國內葡萄酒產業受沖擊嚴重,經營情況惡化,而此次反傾銷調查申請也是代表國內企業、行業提起,籌備時間已超過半年。
8月18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于2020年7月6日收到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內葡萄酒產業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并決定啟動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的反傾銷調查。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酒類消費大國和新興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中國市場成為了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全球葡萄酒主要生產國關注的重點。近年來,為了搶占和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澳大利亞葡萄酒廠商不惜采取低價、降價的手段向中國市場大量出口葡萄酒產品,大量低價傾銷正在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5年以來,澳大利亞申請調查產品的進口“量增價跌”行為非常明顯。
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數量由2015年的5.67萬千升增至2019年的12.08萬千升,大幅增長113%;進口價格則由2015年的7759美元/千升下降至2019 年的6723美元/千升,累計下降13.36%。
近年來,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關稅稅率不斷降低,到2019年已是零關稅,不過在中國酒業協會認為,除了零關稅的優勢之外,澳大利亞政府對葡萄酒產業有著完整的規劃體系。規劃體系使其對葡萄酒業的干預更為系統化,采用了一整套干預機制,包括定量和定性的發展目標和財政支持等,為行業提供了大量的現金補貼、稅收減免、貸款優惠和咨詢服務。
而受到進口沖擊,我國葡萄酒產業的市場空間遭到了嚴重擠壓,生產經營狀況急劇惡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9年,國內葡萄酒總產量分別為116.11萬千升、105.66萬千升、67.91萬千升、50.67萬千升和45.15萬千升,累計大幅減少61.11%。
據火興三介紹,從2015年到2019年,國內葡萄酒同類產品市場份額從74.43%下滑至49.58%;銷售收入則從466.05億元下滑到145.09億元,大幅減少68.87%;行業利潤也下降了79.71%。
通過反傾銷調查,中國酒業協會希望,一方面可以消除傾銷造成國內葡萄酒產業的損害性影響;另一方面,反傾銷也符合公共利益,我國釀酒葡萄主要產區分布在山東、河北、寧夏、新疆和甘肅等地區,對當地及周邊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能夠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區別于其他酒種,葡萄酒產業屬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且不占用耕地,對當地經濟、就業具有很強帶動作用,目前全國有11個主要產區,約有300萬戶家庭依靠葡萄酒產業生活。
中國酒業協會也表示,反傾銷針對的是以價格歧視方式傾銷進口的產品,并不抵制正常的對外貿易,希望商務部采取反傾銷措施以遏制澳大利亞葡萄酒產品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護國內葡萄酒產業的健康發展。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