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呼萬喚中,海底撈終于于4月5日在北京恢復堂食,但是高興不過三秒鐘,不少消費者表示,恢復堂食后的海底撈開始悄悄漲價了。
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單,稱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一位北京的消費者在微博曬出的菜單顯示,“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
對此,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
那么米飯7元一份及人均消費220元+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海底撈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前并未給出回復。
不過,海底撈稱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由門店按照地理位置、當地消費水平等因素對不同菜品綜合定價。
成都一位市民曬出的菜單顯示,去年8月24日,海底撈陽光新業店酥肉半份是12元,整份24元。“現在44元一份,價格上漲超過了80%。”同時,有消費者吐槽,菜品不僅漲價,菜量還有所下降,“半份鵪鶉蛋21元12個,份量少了很多,消費不起了”。
但是海底撈在回復中稱雖然漲價,但菜量沒有變化。
對于漲價的原因,該負責人稱,目前海底撈各家門店復業桌數、接待顧客數量均有所限制,員工也無法滿員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漲,因此決定調整門店部分菜品的價格。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海底撈的人流量上不去了,只能靠價格頂著支撐毛利了。
據海底撈負責人介紹,如今顧客消費習慣發生改變,以往以家庭、聚餐形式為主的多人用餐轉變為單人或兩人用餐,客單價的人均支出在消費者端感受上也會有所增加。比如,兩人餐火鍋,鍋底和點餐的人均成本正常情況下會高于五人餐。
對此,海底撈稱,目前已經在各地推出到店自提業務,通過海底撈線上渠道或現場下單,顧客自提可享有69折至85折不等的折扣。同時,還稱希望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裝材料,并升級換代、不斷優化成本,提供更好的折扣,減少消費者的支出。
那么疫情過后,海底撈是否會相應的下調價格呢?對此,海底撈沒有給出正面回應,只是稱:會持續考慮顧客需求、市場環境、運營成本等綜合因素,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優化,以回饋和感謝顧客對海底撈的支持。
據悉,截至2019年年底,海底撈共有門店768家,目前已有超過600家門店恢復堂食,接下來還會逐步恢復。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