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濃厚 投資者青睞低風險、保本產品

2020-03-27 11:43:54    來源:證券日報網    

市場震蕩,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這使得可以保本的理財方式受到更多關注。《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實地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低風險、保本的產品受到不少投資者青睞,甚至出現搶購。

“受到股市震蕩影響,近期基金收益也出現波動。目前,配置低風險保本產品的客戶明顯增多。”某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不少客戶是從股市和基金里面撤出部分資金來購買理財和存款產品的。面對今年的諸多不確定性,保持資金流動性和安全性是很多投資者的選擇。

目前銀行方面主推的保本類產品為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等。“近期購買結構性存款的客戶比較多,這期已經沒有額度。”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近期發售的產品來看,收益一般都能達到3%以上。雖然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率相比高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低一些,但是可靠、有保障,近期銷售情況不錯。”記者走訪中了解到,某銀行推出幾款暖春返工專屬結構性存款產品,起售金額均為1萬元,期限不等。其中,一款期限119天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1.5%或4%。

而除了結構性存款外,3年期及3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產品,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增加了不少。例如,某股份制銀行推出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為4.05%,對于新客而言,年化利率可達4.125%。

“如果對資金流動性有較強要求,您可以選結構性存款,如果對流動性沒要求建議選擇長期的產品,例如大額存單。目前20萬元起3個月的短期結構性存款的年化收益率分三檔,分別為1.50%、3.90%和4.0%。”

“在資管新規的推動下,銀行正加大力度推動凈值型產品的發行。保本型產品的占比是在不斷降低的,但是還有不少客戶習慣了預期收益類產品,對于凈值型理財產品一時還無法接受,投資者仍然最傾向于購買保本類產品。所以很多收益相對較高的保本類產品一經面世,便會‘秒光’。”一位股份制銀行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共有331家銀行發行了6837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保本產品1797款,非保本產品5040款。保本產品占全部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的比重為26%;而去年同期,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占當期銀行理財發行總數的比重為30.3%,在一年的時間中,保本理財產品的占比降低了4個百分點。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含個人、單位)存量規模又重回10萬億元以上,達到10.79萬億元,環比增長12.4%。根據央行最新披露的今年2月份中資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和中資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測算,2月末結構性存款余額為10.81萬億元,意味著結構性存款連續兩個月回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資金面持續寬松的態勢下,今年以來,各種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隨之持續走低。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8%,環比下降2BP,創近39個月新低?;ヂ摼W各種“寶寶”類金融產品,平均收益率已跌到3%以下。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