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目前,全國多地正處于“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暴雨天氣,除了出行受到影響外,潮濕悶熱的氣候也非常適宜各種霉菌的生長繁殖。霉菌不僅損壞衣物用品、污染食物,還會感染人體導致過敏,引起一些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支氣管炎等。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蔣萍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介紹,霉菌也叫真菌,主要的致敏霉菌有交鏈孢霉、鐮刀菌、德氏霉、曲霉、青霉、根霉、毛霉,其中鏈格孢霉和煙曲霉是最常見的吸入性霉菌過敏原。
“對霉菌過敏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典型的過敏癥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眼睛、喉嚨發癢,流淚等。對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還會因為暴露于某些霉菌的刺激下,導致嚴重的哮喘發作,出現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和胸部緊迫感。此外,霉菌還會導致過敏性真菌性鼻竇炎、肺曲霉菌病等。”蔣萍表示,霉菌誘發的哮喘已經成為我國兒童過敏性哮喘的首要原因。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就需要考慮檢查一下是不是由于家里霉菌增多導致的。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或者免疫力低下狀態時,更需要格外注意。
“霉菌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在室內,霉菌常常出現在浴室、廚房或地下室。正常情況下,霉菌是肉眼看不到的,如果在環境中能夠看到,說明這里的霉菌很多。因此,當看到綠色、褐色、黑色的斑點時,意味著霉菌污染已經很嚴重了。”蔣萍說。
如何減少室內“霉變”避免霉菌過敏?蔣萍建議,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定期清洗廚房、浴室、地下室和垃圾箱;保持室內干燥,在墻角、密閉衣柜內、水池下面等潮濕重災區,可以掛一袋吸濕盒或除濕包;可以使用除濕機,使室內濕度保持在40%至50%之間;增強通風,如洗澡時使用排風扇或打開浴室窗戶通風,做飯時使用排氣扇;清除能引起霉菌孳生的水源或潮濕源頭,維修室內外有滲漏的地方;不要囤積過多食物,一旦發現食物發霉要及時扔掉;床上用品定期清洗、翻曬、更換;減少室內綠植的栽培,避免土壤中的霉菌;盡可能少開衣柜門,避免吸濕性較強的棉、麻、絲、毛等織物霉變;家中家具防霉,不妨利用空調,使房間溫度保持在15至25攝氏度,并常用干棉布除塵,避免因濕度過重生出霉斑。(陳子源 閆妍)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