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最高原則。認真學習這一重要指示,充分認識以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最高原則的內在意蘊,對我們在新的主題教育中加強黨性修養、站穩人民立場、夯實思想根基,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他強調,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最高原則。認真學習這一重要指示,充分認識以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最高原則的內在意蘊,對我們在新的主題教育中加強黨性修養、站穩人民立場、夯實思想根基,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片)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理論演進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重大理論課題。
一定的權威是實現組織起來、形成統一意志的先決條件。1850年,在與德國資產階級民主派的論戰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革命活動只有在集中的條件下才能發揮全部力量”“實行最嚴格的中央集權制是真正革命黨的任務”。1872年,在總結法國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時,恩格斯強調:“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同年,為徹底批判巴枯寧及其追隨者的無政府主義和反權威主義,恩格斯寫作《論權威》一文,闡明了確立無產階級政治權威的必要性和權威與自治的辯證關系等問題。
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實踐中拓展了相關理論。他認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于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同時,黨的中央機關應當成為“擁有廣泛的權力、得到黨員普遍信任的權威性機構”,這是黨的事業成功的保證。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其中也包括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設原則。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沒有這樣堅強統一的、集中的黨,便不能應付革命過程中長期殘酷復雜的斗爭,便不能實現我們所擔負的偉大歷史任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進一步指出:“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提出“黨中央的權威必須加強”,強調“最關緊要的是有一個團結的領導核心。這樣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會主義中國將是不可戰勝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兩個確立”等新提法,成為黨的話語體系的重要內容,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大歷史經驗的守正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理論原則和崇高事業的堅守與追求。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百年實踐
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
黨的早期,由于沒有形成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及全黨的團結統一局面,黨和人民事業屢遭挫折。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同志等中央領導人粉碎了張國燾另立“中央”陰謀,并糾正了王明右傾錯誤。針對黨內存在的“帶著盲目性的山頭主義傾向”,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經過延安整風運動,黨的七大正式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逐漸成為全黨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新中國成立后,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重點表現為黨對治國理政大政方針的領導:“今后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針、政策、計劃和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黨中央的討論和決定或批準。”正因為始終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并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改革開放后,在權力下放、中央和地方關系調整的歷史背景下,1980年《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作出“全黨服從中央,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首要條件”的規定,強調“四個服從”的政治紀律是不能突破的紅線。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與標志性成果,將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使得全黨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邏輯
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所以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是我國根本領導制度的核心內容,需要堅決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完善落實“兩個維護”制度機制。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新時代我們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政治要求,是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是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完善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機制。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是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決策核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重要領域設立一系列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有利于充分發揮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用。
完善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制度機制。要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工作體系,使中央和國家機關發揮好“最初一公里”作用、地方黨委和政府履行好“中間段”職責、基層組織完成好“最后一公里”任務,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層級全面貫徹。
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根據《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規定,中央書記處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全國政協黨組、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報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每年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書面述職,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工作。
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的政黨。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才能更好凝聚全黨智慧、強基固本,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現實要求
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越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從根本上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根本利益。“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持久性意義,決定道路方向,決定事業成敗,決定黨的興衰,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只有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切實做到“兩個維護”,才能將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獨立自主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
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成效。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全黨令行禁止,確保黨中央一錘定音、定于一尊的權威。
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對全體黨員來講,擔當政治責任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要體現在行動上。中央領導層要帶頭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特別是高級干部都要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最高原則,繼續凝聚全黨意志,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李亞男,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注: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制度建設與經驗研究”(22KDC015)的階段性成果。】
來源:中國婦女報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