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各個視頻平臺,博主們接廣告、打廣告早就是常規操作,不管是硬廣還是軟廣,消費者們也基本能識別出這些廣告的套路。廣告滿天飛,如何識別一款商品是不是真的好,測評類博主應運而生,各類測評、打假、傳授“避雷智商稅”的視頻獲得了很高的關注,而近期,出現的一批假“打假”真“帶貨”的視頻引發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7月3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長文,表示目前存在看似是測評、打假的視頻,實際上是換了個法子帶貨的視頻,并提示消費者所謂的“測評”“打假”“親測”水太深,消費者在對照“測評”選購時務必留個心眼,不要被“偽測評”欺騙。江蘇省消保委以今年六月某博主以“打假”“親身測驗”“打架智商稅”為標題關鍵詞的視頻為例,該視頻的播放量目前已有788萬,播放量特別高,視頻有一個簡單的劇情,博主稱是自己的女朋友看了視頻非要買某款減肥藥,自己覺得這完全就是智商稅,于是來親身測試,打假減肥藥,沒想到吃了一段時間后真的瘦了很多,自己“真香”了,在該條視頻的評論區,還放上了這款減肥藥的鏈接。而這條有著“帶貨”傾向的測評視頻的評論區,心動的人還真不少,也有網友表示自己已經去下單了,準備吃吃看。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這種假“打假”真“帶貨”的視頻套路恐怕是該品牌減肥藥在宣發廣告上的經典套路了,視頻平臺上存在著多個類似視頻,基本劇情大體上是博主先對減肥藥宣傳廣告質疑,懷疑它“智商稅”,然后購買產品來“為大家測評,避雷”,在博主親身體驗后表示“真的掉秤很多”,然后在評論區里掛上購物鏈接,吸引看視頻的觀眾點擊購買,從評論區反饋來看,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還真有不少觀眾心動不已。而仔細一看這些視頻多有貓膩,看似是測評博主為消費者測評視頻,而這些博主的粉絲量往往都很低,大部分不過萬,從測評的過程來看,各個博主測評話術大體類似,亦沒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只有一個“親身測試真的有效”。
除了該款減肥藥外,亦有其他類型產品用的是假“測評”真“帶貨”的套路,與很多也在自己視頻中帶貨打廣告的博主不同,這些視頻并不會標明這是一條廣告視頻,具有較強的誤導性是這類視頻一方面的問題。該視頻平臺內也有不少以“體驗”“測試”為名義發布的視頻,在視頻封面中會有一個購物袋的標識,以提示觀眾該視頻為博主的發布的廣告合作視頻,在消費者已經獲知該測評為廣告宣傳的前提下,對于商品本身是否合適自己購買自會有一番判斷。
另一方面,以這種套路帶貨的減肥藥不靠譜的可能性非常大。據上海網絡辟謠官方于7月1日發布的內容,前文所述視頻中“真的很有效”的減肥藥本身并不靠譜,上海辟謠平臺稱,該款減肥藥所宣稱的可以有效幫助減脂的成分是否真的具有減脂效果尚無定論,其減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一款采用了類似套路宣傳的減肥藥中宣傳的有效成分也很值得打個問號。
今年三月,中消協曾發布《“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調查數據指出有近八成消費者會在購物前觀看“第三方測評”,而網絡第三方測評存在各種問題,93.1%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準類問題,其中缺乏測評標準的主觀性測評多。本來應該站在第三方客觀立場上的測評卻變成了隱性廣告,叫人防不勝防。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隱性廣告視頻怎能獲得如此高的流量值得平臺自查,對消費者而言,看到這些“效果絕佳”的視頻可得多留個心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