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一條廣告占據了一線城市機場的顯要位置:做正確的戰略,找特勞特。微妙的是,在幾個月之前,陸家嘴另一定位機構東極也鮮明打出類似訴求:正確定位,就找東極。
一時間,兩大定位機構訴求正確,引發業內外熱議。為何這兩家定位機構,在此時不約而同地高舉正確大旗?近年來,定位機構業務特色逐漸分化,有的強調深度運營落地服務,有的主打品類創新與聚焦等等。引人深思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共同呼吁舉起正確大旗的,為何是特勞特與東極?
特勞特:全球領先定位機構,定義行業專業范式
【資料圖】
作為全球定位界領先品牌,特勞特中國公司自成立以來,打造出王老吉、香飄飄、瓜子二手車與青花郎等膾炙人口的明星案例,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桿。
創始人鄧德隆也得到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的真傳,定義了專業標準與范式,影響了所有的定位從業者。更難能可貴的是,特勞特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對定位專業有著嚴格的把控,這也是特勞特公司鮮有負面案例的原因。
針對競爭建立優勢位置,引領整體資源配置
鄧德隆在新書《新定位時代》中,反復強調優勢位置的重要性:定位的定義,就是針對競爭確立優勢位置,然后把企業所有的資源圍繞這個定位來配置,從而將資源分配到一種極具生產力的結構中。創業者判斷自己有沒有未來,根本標志是:能否針對競爭確立優勢位置,能否在這個位置上建立起主導地位。只有這樣,事業才算起步,才有定價權。沒有定價權、沒有主導一個定位的公司,是沒有希望的。
除了幫企業確立優勢位置,特勞特還會協助企業根據定位方向的選擇來合理配置資源。在營銷界有一句話很出名:我知道有一半的廣告費被浪費了,但不知道是哪一半。但其實,如果有了正確戰略方向的指引,企業所投出的每一筆費用,都不會浪費;反之,如果戰略方向錯誤,任何戰術打法上的優化也無濟于事。
在一次公開采訪報道中,特勞特的客戶明月鏡片董事長謝公晚,就感慨道:特勞特指導戰略落地時,既可以讓你做到資源不浪費,也可以讓你落地時不偏離方向。同樣在一些市場選擇的時機把控上,特勞特也幫助企業找到合理時機,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例如,同樣是從區域市場走向全國,王老吉選擇從廣東直取北京高勢能市場;而老鄉雞從安徽走向全國的歷程中,是從上海撤回,先做到安徽省第一,再打向湖北與江蘇這兩個相鄰省份。所以定位理論的具體實踐,十分考驗定位機構的專業素養。每家企業面對的戰略形勢不同,資源配置的方式自然也要隨之改變。
行業亂象頻出,時代呼吁正確戰略
近些年,戰略定位咨詢的火熱,吸引大量不夠專業的咨詢師與原本定位行業外的策劃公司紛紛入局,這也導致負面案例開始增多。一些企業想當然的認為:定位理論不對,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經濟環境了,定位理論過時了。更可怕的是,不注重專業的工作風氣也開始在一些定位機構內部彌漫,一些機構開始追求運營落地服務,而非正確的定位方向界定。
其實,負面案例的產生,是某些做定位的機構不夠專業導致的,而不是定位理論不對導致的。深度的戰略思考與深度的落地服務,兩者區別很大。一家定位機構如果將大量精力放在深度落地上,一定會影響戰略思維的敏感性,進而導致錯誤定位頻繁出現。
在行業如此亂象的背景下,特勞特與東極舉旗正確,無疑有助于提醒企業正確定位的重要性,有助于敲打同行要時刻打磨專業,才能更好的對客戶負責,有效幫助企業打破愈演愈烈的同質化競爭。
東極定位:特勞特定位專家創辦,聚焦打造民族品牌
東極定位創始人王博,近二十年來專研定位方向,在特勞特公司任職期間,譯著有杰克·特勞特先生1969年首篇定位論文《定位:同質化時代的競爭之道》,并服務方太、唯品會、趕集網、全聚德、安徽宣酒、絕味鴨脖、LILY女裝、小廚娘淮揚菜等諸多案例。
而真正讓王博在定位行業一戰成名的,是飛鶴案例。2015年初,王博為飛鶴成功界定戰略定位: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一精準定位助力飛鶴營收從30來億快速增長突破200億,引領國產奶粉強勢超越進口品牌,成為令國人為之驕傲的民族品牌。
帶著飛鶴案例的啟發,創立東極定位之后,王博將聚焦打造民族品牌寫進公司使命之中。創辦六年以來,東極成功助力二十五家民族企業正確定位,實現高速增長,包括:燕之屋、玲瓏輪胎、好人家、貓人內衣、勁仔食品、喬府大院、喬氏臺球等等。定位定得準,也成為客戶對東極的普遍評價。
在正確定位上的極度堅守,也讓東極在戰略定位行業的地位實現快速攀升,2022年權威機構Campaign Brief Asia發布中國十大戰略營銷咨詢公司排行榜,東極超越老牌機構里斯咨詢。
深研競爭底層原理,后發制人成為第一
特勞特定位理論的精髓,在于針對競爭建立優勢位置。東極定位創始人王博在多年來的理論探索與案例實踐中,根據中國市場特殊的競爭環境,結合毛選等經典戰略思想,豐富特勞特定位理論在中國本土市場競爭層面的作業內涵。
王博指出,在中國,即使是弱勢品牌,同樣可以通過正確定位,后發制人包抄強勢領先品牌,成為市場第一。中國企業不應滿足于打游擊戰,而要勇于鎖定大的戰略位置,抓住有利時機,對領先品牌發起進攻戰或側翼戰,圖謀更大的戰略機遇,而非滿足于找到一個小的位置生存下來。
以飛鶴為例,在當年面臨外資巨頭強勢壓制的局面下,走性價比路線或許也可實現快速增長。但與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相比,性價比定位是一個很小的戰略位置,無法幫助中國奶粉突圍外資,難以徹底改變競爭格局。
通過研究全球奶粉產業發展史,王博指出嬰幼兒奶粉的本質,在于讓牛乳配方變得更加接近母乳,這是奶粉產業的制高點方向與最大的戰略位置。飛鶴奶粉定位于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不僅有利于彰顯其多年積累的配方研發與奶源優勢,更有利于搶占這一戰略制高點,從而逆轉外資品牌認知壓制,躋身行業第一。
這其中所折射出的競爭原理是:在美國,各個行業的競爭都已經很成熟,很多時候企業不需要去尋找制高點,也不需要布大局,在強勢對手的封堵下,落后企業很難彎道超車,找到一個小位置生存下來已經實屬不易。但在中國,仍有大量企業正在乘勢而起,只要布局得當就可以彎道超車,后發制人,成為第一。
本土化創新打法,優化成長型企業資源配置
不同于歐美市場,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巨大。圍繞優勢位置,企業在戰略配稱層面,會面臨千頭萬緒的戰術動作。但是,企業的資源又是有限的,在戰略窗口期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如何抓住核心配稱,以高效引領企業資源配置,成為考驗定位機構的關鍵因素。
在東極定位出現之前,定位咨詢行業的典型打法,往往是建議企業投放大量廣告,以此快速搶占顧客心智,成為第一。但對于許多成長型企業而言,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源投放廣告。
東極定位經研究發現,在中國把產品鋪到線下數百萬個終端網點是一件極難的事情,深度分銷能力成為打造品牌的極高壁壘。也因此,深度分銷是企業必須構建的核心能力。王博強調,在中國,渠道為王的時代遠遠沒有結束。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品牌力與渠道力往往同樣重要。而強大的渠道能力,又可賦能品牌,增強曝光占領心智。所以,傳播預算尚不充足的情況下,做好深度分銷,是成長型企業建立定位的關鍵。
深度分銷建立定位,是東極結合中國本土實際情況,在特勞特定位理論基礎上做出的范式創新。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東極先后推動范德安泳裝、松偉燈飾、勁仔食品、喬府大院、一然生物等客戶在線下強勢開店與深度分銷,有效搶占市場份額與心智份額,實事求是、有節奏地幫助本土成長型企業建立強勢品牌。
定位工作的核心在于針對競爭確立優勢位置,從而有效引領企業整體資源配置。可以看到,無論是特勞特還是東極定位,多年來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展開實踐與創新,這也是定位機構的最大價值所在。
相反,如果定位機構追求深度運營落地服務,或品類創新與聚焦,無疑會降低定位分析師的戰略敏感性,把定位機構的精力牽扯到眼花繚亂的運營細節之中。
深度的運營落地,不等于深度的戰略思考。當深度的戰略思考,被深度的運營落地所替代,不在被定位機構所高度推崇之時,錯誤的戰略方向研判與負面案例的出現,也就成為了必然。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特勞特與東極定位共舉正確大旗,無疑有利于提醒定位行業內外,只有回歸定位本質,方能真正幫助中國企業突圍同質化競爭,建立差異化優勢位置,打造強勢民族品牌。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