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段“電視臺主持人直播時流鼻血仍淡定播報”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當事人蘇州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黃新琦回應說,流鼻血是因為天氣炎熱上火所致??此埔粋€有始有終的新聞事件,其背后卻是不可忽視的天氣問題。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今年“出梅”(梅雨結束)較常年偏早,高溫熱浪從7月上旬燒到了7月中旬,預計還會再燒幾天。而始作俑者,是副熱帶高壓的提前北跳,給長江中下游地區帶來“超長待機”的高溫天。
蘇州一主持人直播時流鼻血走紅,你知道背后的氣象原因嗎?
江蘇當地的體感溫度將超過48℃
7月13日上午,江蘇省氣象臺又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預計當天白天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南部、泰州南部最高氣溫升至40℃左右,淮河以南其它地區最高氣溫升至37℃以上。而根據分析,當地的體感溫度將超過48℃。
其實,12日,也就是本周二,江蘇已有多項高溫指標破紀錄。據江蘇省氣象臺公開數據,截至12日16時,有31個氣象站的最高氣溫刷新1961年以來的7月中旬極值,最高的宜興達到41.3℃。全省有630個鄉鎮(街道)最高氣溫在39℃以上,284個鄉鎮(街道)超過40℃。
副熱帶高壓和東亞季風雨帶不按套路出牌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河南與江南相比,反而舒爽得多。江南高溫少云少雨,太陽輻射強,高溫時段長,河南則以陰雨天氣為主,即便沒有雨,天上云量也多,太陽輻射減少,高溫無處下腳。
這是淺層次的現象,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副熱帶高壓和東亞季風雨帶的不按套路出牌。一則,今年東亞季風雨帶早期在華南停留時間較長,給廣東、廣西等地造成了不小的暴雨洪澇災害。之后,就北跳到長江流域,但僅做了短暫停留,便繼續北跳到黃淮及以北地區了。這也就導致江蘇的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雖有降雨,但降溫效果有限。
其次,便是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偏強。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好在其控制范圍之內。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多下沉氣流,高溫而少云,太陽輻射較強,自然就抬高了當地的“炎值”。
高溫高濕天氣將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其實,長江中下游這樣的高溫天,從7月6日前后就開始了。根據氣象部門預測,這樣的高溫至少要持續到15日。不僅是長江中下游,高溫區域還有四川盆地、陜西關中、新疆等地。氣象專家提醒,長江中下游地區高溫持續時間長,高溫高濕天氣將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公眾需關注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這正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天”,河南最近持續陰雨天,也和副熱帶高壓有關。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后,河南大部分地區正好處于其西北側,盛行的西南氣流,為降雨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條件。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