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西安“后備箱市集”:解鎖夏天夜晚打開新方式

2022-06-23 08:34:04    來源:西安晚報    

炎炎夏日,正是感受“煙火氣”的好時候,今年的西安年輕人,一部分流連于露營,還有一些則忙于“后備箱市集”。

作為新近出現的一種經營模式,站在車輛后備箱前的到底是一群什么樣的面孔?有什么樣的故事?市民對此“買單”嗎?這樣的新型經濟會不會是“曇花一現”?近日,記者探訪了西安“后備箱市集”。

現場

“后備箱市集”流光溢彩

點亮夜之西安

當落日余暉被灞河隱去,夏日夜風吹過河畔,東岸便熱鬧了起來。當天晚上7點多,在華文路路邊停車位上,幾十輛私家車整齊排列著,打開后備箱,纏著一圈氛圍燈,配上帆布攤位招牌,支起折疊桌椅,“后備箱市集”開集了,氣泡水、提拉米蘇蛋糕、手工編織、咖啡……打開的后備箱瞬間變成一家家迷你店鋪,流光溢彩。不少女孩子借著煙火氣十足的色彩,和身邊的友人互拍……

6月初,西安出臺穩經濟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戶外經濟”“夜間經濟”發展,允許具備條件的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在夜間規定時間段外擺經營,適當延長夜間營業時間。依托特色商業街區舉辦主題室外活動,促進文商旅體跨界融合,提升夜間經濟活力。

這樣的舉措在西安落地開花。大唐西市、太乙長安道……隨處可見新潮夜市,“后備箱市集”、國潮游樂等解鎖了夏天夜晚打開新方式。

誕生于翠華路的夜間集市,覆蓋周邊3公里,在6月-10月周四至周日18:00 常態化運營。這里的夜間常態化集市,結合自身特色,采用“小店夜經濟+創意產業園”模式,將產業與商業相融合,帶來獨特的“翠華煙火氣”,以翠華里的“夜妝”,喚醒大家對夜間文化交流互動的不滅熱愛。

各式美食、獨家精釀、特調飲品、萌貓爬寵、音樂現場、親子互動、當下最流行的城市運動社群……記者看到,這里的夜間生活豐富多彩,“后備箱經濟”的經營者出攤形式新穎、品種多樣,現場客流不斷。

“箱主”

從“后備箱”開始

創辦自己的品牌

四川妹子文鳳今年26歲,她的后備箱攤位上擺放著自己一針一線手工勾出的工藝品,胸花、發卡、玩偶等配色清新,特別可愛。

文鳳告訴記者,因為男友在西安,所以她在2020年毅然選擇來到西安。一次偶然機會,跟朋友在鐘樓逛街時,看到有人在出售手工編織,給了她創業靈感。隨后自己出攤,賣了人生中第一束玫瑰花,得到了顧客的夸贊。

兩個月前,文鳳還是半上班半出攤的一名上班族,后來索性辭職,利用“后備箱市集”全職進行毛線工藝品售賣。每次看到顧客為她豎起大拇指,她都非常開心,但在這期間,也有很多心酸事,比如手工品制作完工被顧客退單,甚至有時候還要躲避相關檢查人員……

“我能感受到目前從事手工編織行業的人群在擴大,但是我目標明確,今后還想在西安創辦自己的工作室,做有品牌、有溫度的毛線編織,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多舉辦一些文創市集,讓我們有歸屬感。”文鳳說。

27歲的小韓文質彬彬,個子不高,瘦瘦的。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戴著口罩,但并不妨礙那份年輕人的倔強和努力,從他熱情的招呼和利索的動作就能看出來。

如何利用最小的位置做最受歡迎的飲品?小韓經過調查認為炎熱夏天,一杯酸甜清爽的手打檸檬茶是出行的不二之選,為了達到最佳口感,他多次調制,使用香水檸檬,做出來的飲品香氣更足,再搭配自己的制作手法以及茶品,讓一杯檸檬茶更加清爽美味。

“我一杯檸檬茶賣15元,很多人喝過之后,專門加了我微信,現在我微信上也有很多粉絲。”小韓說,自己后備箱的旁邊有提拉米蘇、有手工咖啡等,他并不覺得這是在“搶生意”,反而顧客可以根據喜好和需要互相搭配,達到1+1大于2的效果。

“我出攤的時間地點也不固定,街區、公園、夜市、景區外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會去,雖然又苦又累,也會遇到委屈,但一定會堅持下去。”小韓說,他想再多存點錢,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飲品店,線上線下售賣,做自己的品牌。

思考

“后備箱經濟”

有氛圍也要有監管

采訪中,記者還遇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員工,原因是自己是在兼職;也有剛剛入行做餐飲的年輕人在此尋找機會;還有的年輕人是走出創業第一步……而大部分“箱主”大多是80、90后的年輕群體,他們形容“后備箱經濟”“拉得動經濟,裝得下夢想。”

“這種后備箱夜市還挺好玩的,晚上遛彎散步之余,還可以逛逛,燈帶漂亮、標語新潮,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家住翠華南路社區的市民范曉萍說。

與此同時,也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這些小攤沒有衛生許可證等證件,像吃的喝的東西還是要注意點,畢竟食品安全馬虎不得。”市民劉女士說。

對此,陜西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曉勇認為,西安正在大力穩經濟促發展,對于“后備箱經濟”,不妨多一些包容。王曉勇建議,政府在正確引導的同時,可以對后備箱擺攤的選址進行統一規劃,科學進行布局,比如在廣場、街區等空地,劃定夜間消費場所,既“不擾民”,又安全“便民”,還能豐富周邊市民生活。趁著消暑,形成一種夜間文化,帶動夜間經濟。

王曉勇說,在他還小的時候,小寨天橋上有許多自發攤販,大學生等也會來此彈吉他,逐漸會形成一種區域文化。現在的“后備箱市集”同樣的道理,只要不占道、保證安全,也可以嘗試多給后備箱攤主一些探索自治的空間,形成類似行業組織的自律機制,這些都有利于提升經濟發展和城市文化活力。

“一旦這樣的‘夜經濟’形成,西安市的古城文化又會有新形式,成為24小時古城文化,有利于形成內循環。”王曉勇認為,“后備箱經濟”可以盤活“夜經濟”,政府應正確引導,將“后備箱市集”作為西安的又一時尚符號來培育,做好配套服務。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