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機場覆蓋范圍
昨日是第20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近年來,廣州不斷推動測繪科技創新、加大測繪科技投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帶領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研發團隊攻堅克難,積極研發測繪新技術和新裝備,并與物聯網、5G、AI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智能化的低空遙感監測網,成了智慧城市的“天眼”。為廣州的城市規劃、自然資源管理、城市管理、水務、交通等多領域提供高效、智能服務,滿足“一次采集、多方利用”需求,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以繡花功夫實現大城善治。
無人機自動機場
(資料圖片)
布設五個無人機自動機場
提供全天候監測
北京、上海、廣州等超大城市的現代治理涉及社會管理、經濟運行、生態環境等多個領域,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是中國社會治理的重點。探索大城善治之道,需要以精細化治理煥發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現城市的溫度。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傳統依靠人工巡查的方式來發現社會的各種問題,這個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覆蓋不全,比如對于廣州的城中村,房屋密集、握手樓多,屋頂存在的加蓋搭建等違法行為,在地面巡查很難發現。“現代社會治理需要編織全方位、立體化、智能化的社會感知網絡,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的體系建設,做到實時、動態、立體感知發現現代社會的各種信息,做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該負責人說。
為此,廣州建立了無人機自動機場+移動道路測量車+AI的天地一體智能遙感監測網。
“無人機自動機場,也叫無人機機巢、無人機機庫,是指專門為無人機設計的專用停放場所,它是近幾年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專家解釋說,“通過自主起降、航飛、充電或換電,實現無人值守和長時間連續不間斷作業,適合于飛行頻次較高或單個任務無法一次飛行完成的情況。可以為監測區提供全天時、全要素、高頻率和實時智能識別的高效監測能力。”
以海珠區為試點,通過布設五個無人機自動機場,建設了高頻率、全天候、低成本的違建動態監測硬件基礎設施。按每周覆蓋全區一次的頻率開展常態化、自動化、智能化監測,采集高精度、高頻率、全要素的無人機影像數據,并自動推送到序列影像數據庫中,作為影像比對、線索發現的基礎。
自動機場部署完成后,通過管理平臺,將監測區劃分為五個分區,每個分區劃分為3至5個獨立的區塊,規劃監測航線,設置監測頻率和飛行時間,機場按照設定的時間和任務模式自動執行監測,實現了4~6天完成一次任務區全覆蓋監測工作。
移動道路測量車
能自動監測占道經營
無人機可以實現大范圍低空的快速巡查與監測,但是受樹木遮擋或垂直懸掛的小物體,如廣告招牌,很難拍攝,需要地面的移動道路測量去補充采集。為此,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自主研發了移動道路測量車,集成了GNSS、Ladybug5全景相機、高精度慣導、激光掃描儀、6個單反相機等設備,并集成了多專題AI算法,能實現對占道經營、垃圾暴露、垃圾箱滿溢、垃圾隨機堆放、廣告招牌傾斜等場景的自動監測,在衛星信號好的情況下測量精度優于5厘米,可將監測的線索形成工單,自動推送到相關部門處理。
通過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有效解決了常規監測方法效率低、現勢性差、成本高等問題,創新了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監測與執法模式,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與科學化治理水平和能力。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接下來,將以城市“兩違”監測治理為突破點,圍繞城市管理、公安、電力、規劃國土、環保、交通、林業等城市精細化管理應用方面的需求,構建多個專題的AI算法,實現“一次飛行、多種監測”的目的,為政府各部門提供高現勢性的專題信息,為社會治理提供更多優質成果和服務。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