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熱點:畫大妝、穿戲服,沉浸式感受粵劇魅力……就在荔灣!

2023-04-25 16:46:42    來源:廣州荔灣發布    

作為嶺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粵劇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為更好地傳承粵劇文化,進一步普及粵劇藝術教育,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由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荔灣區教育局主辦,荔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粵劇藝術博物館承辦的百場粵劇研學體驗活動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

據悉,此次研學活動納入了區十項民生實事的工作內容,荔灣區將把粵劇導賞、粵劇知識介紹、舞臺表演程式學習實踐、粵劇面具繪畫、粵劇妝造體驗等不同的粵劇藝術體驗方式整合帶進轄內中小學以及特殊學校,以互動式體驗教學的方式,將粵劇文化送到荔灣青少年心中,全面培養青少年學習粵劇興趣,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粵劇粵曲傳統文化。


(資料圖)

“零距離”聽曲:

面對面演出,

將粵劇“唱進”荔灣學子心中

與以往劇場展演不同,此次研學活動,荔灣區將舞臺搬進校園操場、課室講臺。邀請專業粵劇演員,面對面地為荔灣青少年送上粵劇演出,讓荔灣區學子更清晰地了解曲目內容,“零距離”感受粵劇的魅力。

在選曲方面,荔灣區挑選了《華山救母》《天女散花》《黃飛虎班師回朝》等歌頌愛國、愛家等情懷的經典粵劇片段,讓青少年在聽曲的過程中,感悟家國情懷,從而更好地弘揚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在傳承優秀粵劇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專業性課程:

互動式教學

展現粵劇臺前幕后的魅力

從粵劇行當到唱腔,再到演出道具以及表演技巧。研學期間,荔灣區將邀請粵劇藝術博物館少兒粵劇傳承基地導師唐沛文進入校園,為荔灣學子講述粵劇基礎知識。現場更將以互動教學的方式,邀請學生上臺體驗粵劇身段表演、水袖、把子程式等,讓青少年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直觀了解、學習粵劇,讓粵劇不僅能“聽得到”,更能“看得見”“摸得著”。

除了粵劇知識講座,荔灣區還將把粵劇面具繪畫技藝“帶進”校園。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可以通過臉譜的特征,了解不同粵劇角色的特點,從而了解粵劇不同表演形式。伴隨著老師的講解,學生們更能將自己理解的臉譜特點畫在面具上,打造自己眼中的粵劇角色。

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粵劇文化的傳承不僅要讓年輕人愿意聽,更應該讓年輕人愿意學。“通過讓專業老師講解粵劇基礎知識,帶領學生制作粵劇臉譜以及親身體驗粵劇技藝,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粵劇演員在臺前幕后所要付出的努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粵劇魅力,從而讓學生真正愿意走近粵劇文化。”

沉浸式體驗:

畫大妝、穿戲服

百名學子“化身”粵劇名伶

戴發套、畫眉、涂紅粉、貼片子……粵劇的妝面和服飾體現了一個角色的性格、特性、精神面貌等等,是粵劇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此次研學活動,荔灣區將在每一所學校邀請學生現場體驗畫大妝、穿戲服。屆時,將有數百名學生有機會在專業的化妝師傅幫助下“化身”粵劇名伶,感受粵劇的魅力。

現場,粵劇化妝師將根據學生的面部輪廓,一邊為學生上妝,一邊為學生講解不同角色的服飾、妝容、頭飾的特點。在化妝師的巧手下,學子們將一步步“化身”為不同的粵劇角色,跟隨著專業粵劇演員一同上臺,展示“粵劇名伶”的魅力。

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形式各異的研學活動,讓荔灣青少年從粵劇演出形式、粵劇技藝等不同方面,真正了解粵劇、感受粵劇,是讓粵劇真正得以傳承重要的一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要的一步,更是使文化自信扎根在人民心中重要的一步。

“我們希望通過粵劇進校園,讓更多荔灣本地學子、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真正認識到粵劇的魅力。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可以通過研學,對粵劇產生興趣,主動學習粵劇,讓粵劇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

來源:荔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片:荔灣區融媒體中心 林海詠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