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村里低價出租的物業,被‘中間商’賺取高額差價,村民卻得不到好處!”前不久,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紀委工作人員到江村村走訪時接到群眾反映,該村一處集體物業商場約50個商鋪的租金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村集體的收益流失嚴重。
江高鎮紀委工作人員獲悉情況后迅速下沉一線,向村社和相關商戶了解情況。原來,2017年江村村與承租人就該商場物業簽訂了《合作開發協議》,但是協議條款不規范、不完善,沒有明確物業升級改造后的收益分配問題。承租人在對物業升級改造后,賺取的差價盡數收入囊中,而村集體的收益卻絲毫沒有增加,江村村“兩委”干部雖然多次與承租人協調解決,但始終不見成效。
事關群眾利益不容半點馬虎。該鎮紀委一方面聚焦主責主業,以監督整改為切入口,壓實合同整改主體責任,督促鎮“三資”辦、江村村立行立改;另一方面,主動沖鋒在前,通過“一對一”談話等方式,收集相關資料憑證,以治整亂,規范管理。經多方溝通協調,江村村順利從承租人手中收回低價出租的集體物業,由村經濟聯合社直接發包給商戶,租金收益全數回歸村集體,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益296萬元。
這只是白云區紀檢監察系統主動下沉監督推動問題合同整改的一個縮影。據悉,近年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易發多發,且涉及利益多,矛盾錯綜復雜,整改難度大。白云區紀委監委主動作為,靠前監督,建立“群眾有訴求,紀委快出手”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巡察利劍和派駐紀檢組監督“探頭”作用,指導鎮街紀工委、監察站主動“下沉”到重點難點村社,對集體“三資”管理和收益等情況進行清理排查、逐項整改,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嚴厲打擊各類侵害集體利益的行為,保障村社集體收益“顆粒歸倉”。
“集體利益事關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要始終堅持用心用力用情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白云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接下來將持續聚焦監督下沉,織密織牢具體化、常態化“小微權力”監督網絡,加強對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協同聯動監督,以精準監督推動精準治理,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云紀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